三区同建 奔向幸福 梁山县黄河滩区搬迁群众生活纪实
本报记者 宋娜 通讯员 赵卫东 侯敏
梁山是济宁市唯一的沿黄县,黄河过境25公里,22个行政村、6948户、20436名群众生活在滩区,受自然条件制约,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2017年,在中央和省市的关怀下,梁山县启动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现在,已陆续将滩区所有村庄、全部人口整体迁出。
如今,梁山县赵堌堆乡翠屏家园和小路口镇黄河新苑2处居民迁建安置区,建设居民楼302栋,总建筑面积102.47万平方米,家家户户开通了天然气、暖气、通信网络,不但实现了“搬得出”,而且住得好,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安居
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滩区百姓过上“城里人”生活
近日,记者来到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区,一栋栋楼房整齐划一,棋盘似的道路干干净净,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生机盎然,休闲娱乐设施、场地也应有尽有。
“以前房子都是土墙,院落拥挤,出门就像下坑,回家就像爬山,根本就没想到住上楼房。”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滩区的马德启老人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搬到楼上来,夏天开空调,冬天开地暖,居住环境真是好。
刘香荣是翠屏家园社区一位普通住户,她的孙子孙女都在社区附近的翠屏家园小学上学。自从搬到新家之后,她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窗明几净的客厅里摆着舒适的大沙发,精致的电视墙上挂着超清大电视,旁边是崭新的空调。在干净整洁的厨房里,刘大娘炫耀般介绍了新装的抽油烟机、天然气和冰箱等设备,嘴角的笑容一直没有停下过。对于现在的生活,刘大娘的儿媳也十分满意:“孩子不用接送了,我没事还能逛逛商业街,感觉和城里人的生活没啥两样。”
如今,在居民迁建安置区,商业街、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黄河文化馆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大家都过上了“城里人”生活。
记者了解到,济宁市立足梁山实际,探索形成了“三区同建”模式:居民迁建安置区、家居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时建设。目前,迁建工程总投资24.12亿元,建成赵堌堆乡翠屏家园和小路口镇黄河新苑2处居民迁建安置区,建设居民楼302栋,总建筑面积102.47万平方米,新修道路24公里,家家户户开通了天然气、暖气、通信网络,不但实现了“搬得出”,而且“住得好”。“三区同建”实施后,梁山县黄河滩区的群众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
教育
告别简陋的教室,现代化学校“搬进”滩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只有基础教育跟得上,才能让滩区孩子在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中快乐成长,才能让滩区群众搬迁的安心。记者在梁山县赵堌堆乡翠屏家园小学看到,高大的教学楼,整洁的教室,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充满了书香味道的图书阅览室,标准化的塑胶跑道,现代化的声乐教室……这一幅幅画面,展现了滩区如今的教育情况。
自今年3月以来,拥有24个教学班的翠屏家园小学正式投入运行,500多名滩区孩子搬入了新学校,开始了崭新的校园生活。当被问到新学校和新家园时,他们争先恐后“炫耀”了起来:“现在的学校里有操场,还有空调”“以前的学校空间很小,下课没地方玩,现在的学校空间很大,有很多地方可以玩”……当问起更喜欢哪个学校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了“新学校”。
如今,不仅学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学方式也大有不同。“现在孩子们有说有笑地几分钟就到学校了,他们开心,我们放心。”几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搬迁之前学校教学环境比较简陋,因为居住分散,大部分学生离家较远,并且路况不好,所以上下学需要有人接送。“现在,学校紧挨着我们的社区,放学之后孩子们自己就可以安全到家了。”
乐业
就业创业拓展了新渠道 滩区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过去的滩区,村民大都外出打拼,迫于无奈,只能把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老人和孩子始终是他们心头沉甸甸的挂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区同建”工程让外出的“打工人”看到了回乡工作的曙光。如今,梁山县在迁建社区不远处,规划建设了7000多亩的家居产业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回乡打工。
陈书美就是回乡务工大军中的一员,她说:“以前在外打工,都是老人照顾孩子,很不方便,现在老人年纪大了,搬到这里来挺好的,我们在附近上班,下班也有时间照顾孩子。”现在的陈书美,过得十分舒心。比起迁建前,新家可谓是四通八达。跳舞、锻炼、聊天、购物……这些日常活动下个楼就能完成。
村民马艳艳在产业园从事家具雕刻工作,她在来园区工作之前一直在外务工,通过入职培训,她学会了操作智能雕刻设备,她说:“我是从黄河滩区搬迁到翠屏小区的,搬迁之后我就来家具厂工作了,我做的是雕刻工作,比外出打工要轻松一些,我们家具厂有很多来自翠屏家园小区的员工。”
目前,产业园建成区达到1200亩,厂房1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5家,年产值达30亿元,吸纳就业1000多人。“随着智能家具、家具设计、家具电商、展览物流等新项目的不断入驻,产业园区将逐步成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良、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家居产业基地,为滩区外迁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产业园负责人赵建波说。
黄河水经久的泛滥冲击,形成了黄河滩区独特的土壤环境,非常适于西瓜、花生和地瓜等作物生长。但相关产业化运作一直较为滞后,管理粗放。滩区群众外迁后,梁山县将所有村庄拆除复垦,通过流转整合5.9万亩耕地,结合滩区生态优势,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集约经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采取“支部+合作社”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让滩区群众以耕地入股获得收益。
马湾村村民黄凤春将自家5亩土地流转给农业示范区,不仅每年能获得3000多元的租金和股金收入,还在园区内打工,每月都能领到一份稳定的工资收入,她说:“土地流转出去了,还能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还能挣三千多块钱,现在比以前确实好多了。”
示范区计划投资6.46亿元,重点建设粮食蔬菜种植、林下养殖、循环渔业、古村落、科技服务等8大基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集中流转土地2.5万余亩,建设小米种植基地1500亩,打造古村落民宿基地1处,华大农业、中化农业等知名企业已经入驻。
“通过实施黄河滩区‘三区同建’工程,滩区群众实现了安居梦、致富梦,居住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就业创业拓展了新渠道,滩区群众由农民变身市民和产业工人,真正实现了滩区生态保护、农业增效、群众增收和可持续发展。”赵堌堆乡党委书记吴爱红说。
“牵挂着老屋,牵挂着碾,守望多少年……搬出来两岸黄河滩,滩外建起小城镇,工作上学心里安。”采访结束时,楼下大厅里传来这首悠扬动听的歌曲《黄河滩》,伴着隔壁孩子们琅琅读书声,仿若听到黄河滩儿女的心声,看到了他们更加幸福的未来。
闲暇时,黄河新苑小区的居民在楼下打牌。
新闻推荐
本报梁山10月8日讯(记者刘传伏通讯员侯敏)连日来,梁山县上下齐心协力,各级干部全部投入一线,在组织领导、应急值守、物资储备...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