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昭日月,丹心映山河 图文 本报记者 刘帝恩
一路栉风沐雨,一路繁花似锦,2021年9月14日,《文化周末》“沿着红色足迹前行”栏目记者,来到梁山革命烈士陵园,探寻发生在这里的烽火壮举。
座落于青龙山南麓的梁山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1957年扩建,占地面积41亩,北倚青龙山,南望虎头崖,园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塔碑高耸,极为壮观。主要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馆、梁山战斗纪念碑等。
1990年6月3日,陵园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评为“市级花园式单位”,1999年被济宁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被评为“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陵园大门,以青、红、蓝、灰为主调,凸显了庄严肃穆。进入大门,革命烈士纪念塔就在眼前。纪念塔于1957年修建,是陵园的中心建筑,总高为25.5米,塔顶上镶嵌着直径为0.9米的红色五角星。塔的正面竖书“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镏金大字。
纪念塔后方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于1976年开始修建,1977年建成,位于陵园北端的最高处,占地面积560平方米,为七间五廊两耳的现代建筑。2011年纪念馆修缮改造,并对烈士事迹重新陈列。布展面积480平方米,陈列烈士名录1040人、实物42件、图片126张。杨得志上将的题字“梁山革命烈士陵园”,也陈列于馆内。
革命烈士纪念馆外,一副楹联格外大气,上联“青史昭日月”,下联“丹心映山河”,横批“大烈千秋”。馆内正中陈列的是梁山县1040名烈士英名录,东西两侧是两大幅大型油画,四周是发生在梁山境内的著名战斗画展和著名烈士的生平事迹画展,并陈列着革命烈士的遗像、遗物等。著名的战斗画展有梁山战斗、祝庄守卫战、鹅鸭场战斗等主题作品,另有杨静斋、宋兆栋、赵云德、刘广成、师宗安、马兆章、季忠印等烈士生平展示。
纪念塔和纪念馆之间,对称分布着六个烈士墓区,园内安葬了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794人,其中军职1人,团职3人,营职3人,连职9人、排职30人,战士748人,其中留下姓名的烈士365人,无名烈士429人。
革命烈士纪念塔西侧,立有梁山战斗纪念碑,由花岗岩、大青石构筑而成。正四棱柱形,碑高6.7米、占地20平方米,系1992年梁山县委、县政府为纪念梁山战斗胜利五十三周年而立。正面镌刻着“梁山战斗纪念碑”七个镏金大字,背面碑文记述了战斗经过。东西两侧刻有欧阳文、戴润生、阎学增、段君毅等二十余位领导同志的题词。
革命烈士纪念塔东侧,立有杨静斋烈士纪念碑。杨静斋,名传稳,字安亭,号静斋,梁山县小安山镇杨堤口村人,1888年生,1913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法律系,是民主革命时期支持并参加我党革命事业的爱国知识分子。
杨静斋烈士纪念碑为青石结构,碑高6.3米,是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边区临参会及南旺、昆山、汶上、东平群众所立,原建于小安山西坡,1983年迁至梁山县烈士陵园。该碑正面由曾任冀鲁豫边区行署副专员的徐达本题写的“名馨湖山”四个大字,两侧有曾在梁山战斗过的老一辈革命家万里、杨勇等题写的挽词。万里题词是“纪念杨老先生忠实作人民的卫兵”,杨勇题写“继先烈遗志奋战不息”。
位于纪念馆西南50米处,立有张秋县殉难烈士纪念碑。1945年4月,原张秋县抗日人民政府为纪念八年抗战中死难烈士而立,原立于石庙村(今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石庙村),1955年迁至梁山烈士陵园。碑身为正八棱柱形,高6米,圆顶,大青石结构。碑身正面刻有“张秋县殉难烈士纪念碑”,周围刻有“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为人民捐躯英灵荟萃”等各界代表题词。背面有宋任穷、杨勇、王宏坤、苏振华题词:“你们的热血,换取群众的解放;你们的精神,永远活在群众的心中”。
在梁山革命烈士陵园中,还有民族之光纪念碑。这座碑全石结构,高4米,正面题有“民族之光”四个大字,系1946年原昆山县民主政府为纪念1942年8月11日师集联防队在师集战斗牺牲的师宗安等烈士修建的大型石碑,始立于师集村(今泰安市东平县戴庙乡师集村),1956年8月20日该碑迁至梁山革命烈士陵园。
梁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根据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将全县378座散葬于各乡镇荒野和田间的烈士墓集中迁往陵园安葬,进一步抢救保护了散葬烈士纪念设施。同时,对已落成的烈士墓区进行了墓顶翻新、墓区步行道改造、墓基前挡土墙改造、墓碑清洗及碑文镏金和墓区绿化等抢救保护工作。改造后的墓区,在青山翠柏的掩映之下,更加壮观。梁山革命烈士陵园,已成为鲁西南地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梁山讯(通讯员侯冬琪)9月16日晚,第十三届中国(梁山)水浒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大型原创武术情景剧《忠义梁山》...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