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大路口乡大张村 乡村蝶变展新颜
本报通讯员王伟
漫步在花廊长亭,眺望远方姹紫嫣红的花海、硕果累累的黄桃基地,呼吸淡淡花香的空气,聆听林中悦耳的鸟鸣……走进大张村文化广场,坐下来歇一歇脚,“金水湖”内水车轮转,鱼戏莲叶间。
山东省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梁山县大路口乡大张村位于县城北10公里处,西临贾堌堆村,北临沙窝李村,东距京杭运河1公里,西北距黄河6公里,耕地1147亩,户数365户、总人口1338人。该村是省级非物质遗产——枣梆的发源地,是济宁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内村庄,村庄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近年来,大张村借助独特的自然景观、厚重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鲁西南乡村风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以戏曲文化为主题大张村文化广场,修建百姓大舞台,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改造村北坑塘,打造“金水湖”,栽植水生植物莲藕、千屈菜、黄菖蒲等,形成了旅游观光、民俗展览、休闲度假、农产品种植采摘等具有鲁西南民俗风情、富有鲜明特色的山东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依托贾堌堆龙山文化,高标准编制了《大张村美丽村居建设规划》,按照“龙山古寨、花海田园”的规划理念,连片打造贾堌堆示范片区核心功能区。该村水、电、路、房、信五项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农村砖木砖混结构住房比、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农户通电率、安全饮水普及率、农村信息化程度均达到98%以上。其中,村级活动场所622平方米,农家书屋100平方米,新建群众休闲文化广场1400平方米,文化宣传牌70平方米,文化大院550平方米,安装路灯50盏,逐渐达到省级示范村的建设标准。
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大张村突出乡村地域特色,依托道路交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木耳种植面积达到30亩、金丝皇菊种植面积达到50亩,新建1处农业主导产业基地100亩,培育产业大户2户,增收产业占比达到农业总产值的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526元,全村上下呈现你追我赶、时不我待的新气象。
建设美丽乡村,人才是关键。大张村秉着“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理念,“招兵买马”,组织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走出去”,赴安徽宿州、淄博中郝峪村、陕西袁家村、河南郝堂村参观学习,让党员群众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树立信心,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工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引进来”,吸引返乡青年回乡创业,联合人社、农技部门加强培训指导,开展科技讲座和现场指导服务,帮助农民和贫困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配备了农业领域的科技特派员。目前,大张村积极招贤纳士,吸引本村返乡创业人才6人,吸纳本土专业人才30人,其中非遗传承人2人、枣梆剧团25人、花鼓剧团12人,张繁和、张海军等成为群众身边的“大明星”。
大张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循环发展。在村居周围、主干道沿线等重点区域,推进“四改三治一保”(改厕、改圈、改灶、改院、治弃、治污、治建、保古)工程,开展“三清四化”(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道路,美化环境、硬化道路、亮化街道、净化院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其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20次,清理河道沟渠垃圾15次35立方米,街道、公路新增绿化面积3200平方米,植树6000株。并落实“环保部门建设施、交通部门包路段、乡村干部包片区、农户包门前”的长效管护机制,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90%以上。
新闻推荐
梁山县学史力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服务品牌 三遍访 立即办 大提升
本报通讯员庄严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梁山县始终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创新打造...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