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营镇 “蒜”出乡村致富路

济宁日报 2020-12-03 08:50 大字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张爱军)马营镇郝杜庄村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目标,坚持支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走出一条以大蒜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发挥技术品牌优势,推出产业发展项目。大蒜特色种植业不仅为郝杜庄村“蒜”出一条新的致富路,也加速了村庄融合,原杜庄村和郝庄为远近闻名的大蒜种植大村,种植的紫皮大蒜因蒜瓣紧实、瓣少肥大,口感好、辣味浓,形成特色品牌。合村后,郝杜庄村积极发挥当地种植大蒜的优势,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集体组织、能人带动”为模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配合市场行情走向,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农户”的致富新路。目前,郝杜庄村种植大蒜500亩,大蒜种植户达到200户,每亩大蒜的收入达到6000-8000元以上,纯收入达到4000-6000元,2019年大蒜纯收入近300万元。预计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11万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郝杜庄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指导下,依托郝杜庄村党员多种植大蒜的优势,成立了大蒜党小组,党小组由9名种植大蒜的党员组成。旨在发挥党员种植技术的优势,加快村庄融合及协助解决党支部管理中的难题。目前,党小组成员共种植大蒜64亩,在带动群众致富和加快村庄融合上发挥了明显作用。郝杜庄村的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村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上级惠农政策,成立了梁山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闲置土地,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入股的方式大力发展大蒜种植主导产业,预计亩产500斤以上,收入2500元,按照土地入股保底和产业发展分红福利,每户将增收万元以上。大蒜产业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样,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新闻推荐

难以忘怀的“千古蝶恋”

今天,钢琴老师教我学了《梁祝》这首曲子,回家后,我一直坐在钢琴前,看着谱子发呆,怎么也弹不出老师说的那种波澜起伏的感情。突...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