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留守儿童 心理教育缺失及对策

济宁日报 2020-10-15 07:32 大字

梁山县大路口乡清华源小学冯敬鸿

随着我国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务工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已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

自卑与焦虑。家庭生活中,儿童对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更多地依赖父母寻找解决的办法,父母若不在身边,他们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

任性与自我中心。祖辈们本来对孙辈就有一种天性的慈爱,孩子若缺少父母在身边的管教使得这种慈爱很容易滑向一种过度的溺爱,他们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往往只注重简单的满足,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积久成习,便逐渐使孩子形成任性的个性。

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本来就差,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其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通过对留守儿童学校的走访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为优秀的只占11.97%,为良好的占29.46%,为一般的占36.68%,表现较差的留守儿童占到了21.88%。

家长的不良行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影响极大。在农村,一些地方赌博现象非常严重,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回家时也参与赌博,为了不让孩子打扰他们,只顾给钱,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可想而知,这将会对孩子的心理带来多大的不良影响。另外,“打工”观念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也有较大影响,一些家长片面理解上学与不上学一个样,打工赚钱的想法在儿童心里生根发芽。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建立家访制度与家长学校,对家长及监护人进行培训,使其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

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各级政府部门应明确划分并担负责任,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协调参与的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努力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留守儿童自身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作为留守儿童,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新闻推荐

梁山农商银行 助推图书出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梁山县是中国书刊发行协会命名的“中国出版物发行产业基地”。近年来,梁山县将出版发行产业作为关系全县经济转型升级的支...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