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子”

北海日报 2019-12-12 23:36 大字

绿“肺” 许振国 摄我有一本《鲁迅经典》,其中有名篇《父亲的病》,读过好几回了。之所以读过几回,是在写文章时要引用些句子。最近一次阅读,则纯粹是为了“药引子”。

鲁迅先生是一位极幽默的人。在《父亲的病》里,鲁迅先生对庸医医死了“父亲”,悲愤不已。但鲁迅先生又是天才,满篇的怨怼,并不开骂,而是化作冷峭的讥弄,让人读得直发笑。譬如,药方中给出的药引子,很是搞笑:“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的资格也丧失了……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父亲”患的是水肿病,用这样的药引子,似乎也合乎逻辑,但“父亲”吃下去后,终于“平静”了,再没醒过来。

诸如此类的药引子,在其他书籍上,我还看到、听到过不少。

少年时居下乡,我家有一台小型收音机,村里没甚文娱活动,晚上一家子人围着听评书。我还记得,《杨家将》里说孟良盗凤发的故事。杨六郎中了剧毒,需“龙须凤发”烧成灰做药引子。“龙须”是八王赵德芳的胡须,这个还好办;“凤发”则要去大辽国盗取萧太后的红发,这就不容易了。而由此串联起的一系列情景,饶有趣味,太过瘾了。

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害了相思病,病情甚严重,大夫已无计可施,于是,开出了这样的药引子:“千年墙头草,万年瓦上霜,苍蝇肠子十八丈,半虚空中老鸦屁。”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哪里找去?这不过是大夫打发病人而已。

那么,什么是药引子?清人尤在泾于《医学读书记》中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药引子是中药处方里另加一些药物,有了这些药引子,可以使疾病好得快些。故药引子能增强药物疗效,或兼有解除、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以及引药归经的作用。

我并不懂中医,只是一直敬畏着而已。我的曾祖父是懂一些中医的,用阿Q的话来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在清末民初,他曾经作为医官随军驻扎广州,后来转回家乡,在镇上开药材铺。虽然不是出名的医生,也还是能看一些病的。到我出生的年代,曾祖父早没了,药材铺也没了。他把一些药理知识传授给我的十二公,但十二公识字不多,学不精,仅能背下些“汤头”,开些简单的药方。那时候,村里谁头痛发热、腰酸背痛,常找十二公开药方子。十二公开了方子,还嘱咐人家要去田间地头采些药引子,如鸡冠花、韭菜子、葱白、莲子、藕节、芦根、茅根什么的,或家里的糯米、赤小豆、黑大豆、绿豆、米醋、黄酒等等。说到酒的时候,十二公还会故意卖弄一下《本草纲目》里说的,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用!接着解释道,这个米酒必须是黄酒,黄酒具有通曲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脾胃、扶肝、除风下气之功效……可见,药引子还真有那么一回事。

但是到了《红楼梦》里,药引子就让人瞠目结舌了。看宝钗服用的冷香丸:遍采春、夏、秋、冬四季的白花之蕊,尽集雨水、白露、霜降、小雪四时的雨、露、霜、雪。呵呵,太奢侈了。还有宝玉为黛玉开的药方: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后人考证为: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六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笔者注)。我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想象力了,连文字都散发出疏疏淡淡的药香,美得没有了烟尘之气。

我们再回到鲁迅先生的《父亲的病》来。“先前有一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什么叶天士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医者,意也。’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之,所以……”鲁迅先生字字讥讽,我读起来则颇觉受用,快要捂着嘴笑了。

我有点明白了,其实,最好的“药引子”,还是鲁迅先生的文字。鲁迅先生一生极痛恨国人的种种麻醉状,他立意弃医从文,无非是要把“麻醉”的人,一一唤醒。

新闻推荐

大路口乡 多举措推进文明实践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邓承龙)大路口乡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配套、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志愿...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