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登瑞: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

牡丹晚报 2019-07-30 09:45 大字

马登瑞: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艳粉

“我1947年参加革命,1948年建军节时因工作积极、思想先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我分别在曹县和济宁市梁山县工作,时间最长的是在梁山县小路口镇修筑堤坝……”7月26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了96岁的老党员马登瑞老人,尽管已经年近百岁,但他对当年的峥嵘岁月仍记忆犹新。

25岁入党,已有71年党龄

7月26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位于菏泽市经济开发区丹阳办事处肖楼社区马登瑞家时,老人正拄着双拐,在大儿子马东元的搀扶下坐在床边。原来,前不久,马登瑞在骑三轮车外出时不小心摔伤了腿。当得知记者的来意时,马登瑞打开话匣子,向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共产党员总是吃苦在前、积极向上的往事。

“我今年96岁,1947年参加工作,因为干工作认真积极,一年后便被组织推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的党龄已经71年啦!”马登瑞说。入党后的马登瑞更加积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位于菏泽晁八寨的干部学校。“我们三四个人一起学习考试,当时就我一人考上了。”马登瑞自豪地说。

经过学校专业的培训后,马登瑞便前往曹县开展工作。

尽心尽力,出色完成土地丈量任务

土地丈量是当时马登瑞负责的主要工作,这份工作在那个时期并不轻松。

“全面丈量土地,普查‘黑地’、颁发土地证,发动先进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马登瑞介绍,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实际土地较多,但是上报的土地亩数较少,实际上交国粮的总数与应该上交的国粮总数也存在很大出入。

当时,开展工作时存在很大困难,当地村民不理解,阻挠丈量土地事情时有发生。对此,马登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向村民讲解国家政策。“对于土地丈量中表现积极、起到带头作用的年轻人,推荐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指导他们书写入党申请书。”马登瑞说,通过党员带头、政策讲解的方法,土地丈量工作圆满完成,为国家挽回了很多损失。

修堤建坝,守护一方平安

后来,因工作调动的原因,马登瑞来到济宁市梁山县参加工作。

马登瑞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了不少机关单位,但是党建工作必须从源头开始做起。身为梁山县组织部的一名干部,他不断跑机关,发展党员,为党政机关上党课,培养党员干部。“当时跑机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多是靠双腿,尤其是遇到雨雪天气,泥泞的道路更是难行。”马登瑞说,身为一名党员,他始终把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记在心间,工作中更是积极带头,从不叫苦说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马登瑞说,因为前期战争的缘故,很多土地被破坏,处处是战因壕、陷阱。在这种背景下,他被派往梁山县小路口镇主持善后工作。了解当地情况后,马登瑞很快带领当地群众平整土地,恢复耕作。

小路口镇地处济宁市梁山县西北部,北靠黄河,东依山东东平湖区,处于两省三市三县交界处,是济宁市梁山县唯一具有黄河滩区、东平湖区、黄河自流灌区三种不同地形的特殊乡镇,也是黄河流经济宁市最长的乡镇。因距离黄河距离较近,当时小路口镇经常发生洪涝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很多村民的房屋被洪水淹没。

为守护一方平安,让该镇的村民免遭洪水灾害,马登瑞带领民工修堤建坝。“修建100米长,100米宽的堤坝,那时,就知道赶紧把堤坝修建好,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马登瑞说。

据马登瑞的大儿子马东元介绍,当时修筑堤坝时,马登瑞经常带头,大家喊着口号一起干。特别是寒冷的冬季,河水冰冷刺骨,作为带头人的马登瑞经常第一个下水,在他的带动下,民工们各司其职,干活也十分卖力。“因为长久奔波劳累、受寒,我父亲的双腿受到严重影响,腿根本直不起来,只能以脚蹬三轮车代步。”马东元说。

退休在家,成为红色文化传播者

1981年,马登瑞从工作岗位上退休,返回菏泽老家。退休后的他没有闲着,而是担任村里的治保主任,负责村里的治安工作。

随着年龄的增大,马登瑞逐渐闲赋在家,看书、读报成为他最大的爱好,并将了解到的国家新的政策、利民好事进行传播。之前,马登瑞的家位于菏泽经济开发区肖楼社区的一个十字路口处,茶余饭后,经常聚集很多老年人在此聊天。马登瑞经常坐在那里讲解一些红色故事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他家俨然一所“红色教育基地”。

马登瑞告诉记者,逢年过节尤其是建党节时,领导经常到家里走访慰问,不忘他们这些老党员,党和国家的关心让他深受感动。如今,马登瑞老人家庭和睦,四世同堂,他还会向自己的后代讲述其以前的峥嵘岁月和励志故事,教育后代时刻不忘党恩。

新闻推荐

世界禁毒日 梁山县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

通讯员孔令磊记者苏茜茜“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方式传播,握手、拥抱、共用餐具、游泳池和其他公共设施、咳嗽...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