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翠色扑面来 绿满乡村韵味新
本报记者董绍进 通讯员 宋焕金 李继保 李维博
七月的梁山大地绿意盎然,鲜花竞相开放。静卧于梁山脚下的大小村庄,处处郁郁葱葱、繁花似锦。漫步于乡村街道,入眼天蓝水清、村容整洁,使人心旷神怡。让田园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蓝图。
走进梁山街道林庄村,一座座农家小院整齐排列,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直通门前,外墙刷上了淡雅的白色,房前屋后及村道两侧整齐排列着篱笆,里面栽满了花草树木。漫步村中,树荫廊厅下不时传来乘凉的老人孩童们的欢声笑语,呈现出一派祥和安乐、绿色宜居的乡村景象。这只是梁山县大力推进“绿满梁山”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县着力提升绿化管护能力,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为确保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栽植,各乡镇成立了专业绿化养护队伍,开展浇水、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绿化养护工作,确保栽一棵,活一棵,造林一片,成活一片。目前,村庄绿化各类苗木成活率达到98%以上,绿化效果明显,绿色气息浓厚,处处绿草如茵、枝繁叶茂。
根据济宁市“绿满乡村”三年计划(2019—2021),梁山县立足本地实际组织实施的“绿满梁山”行动,围绕镇村绿化、城区绿化、廊道绿化、山体绿化、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全县已完成造林12747.5亩,道路绿化124.3公里,水系绿化72.7公里;完成了12个镇驻地绿化,栽植、补植各类树木17万余棵;17个示范村、65个重点村绿化全面完成,栽植各类树木9.7万棵。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路口乡不满足于村庄的“外表漂亮”,而是把助农增收贯穿于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中,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增收互联互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世代种田为生的农民,开始试着经营村庄。即使是简单的种地,如今也有了新内涵。生态农业、有机食品这些新课题如火如荼展开。像沙沃李村就发展了1000多亩黄桃种植基地,200多亩草莓种植基地,几十亩黑木耳种植基地;除了种地,农家乐、民宿这些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兴起,村里农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
“我们村现在已经没有耕地了,全部连片流转出去了,村民有的在景区自己做生意卖东西,有的在生态园打工,有的在景区从事服务。今年村集体收入能达到20万元以上,人均年增收2000元。”沙沃李村村支书陈延启说。乡村游、观光采摘等生态旅游业,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梁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梁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