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满泥土 心中装着百姓 市人社局驻梁山县拳铺镇南盛庄村工作组帮扶纪实

济宁日报 2019-03-03 10:57 大字

本报通讯员喻伟

在梁山县拳铺镇南盛庄村,村民们经常看见驻村干部的忙碌身影:他们有时在村委大院给党员们讲党课,与村民代表商议村庄发展的大事小事;有时带领党员服务队在村里的施工现场搬砖运土;有时走家串户,与孤寡老人、残疾人唠家常,与村里能人谈致富门路;有些村民专门请他们来调解纠纷、主持公道,他们说的理、办的事让老百姓信服。

为老百姓谋实事

工作组在学中干、干中学

“组织上选我们来锻炼,我们就想给村民办点实事,不会就学,学会就干。”第一书记徐锟和驻村工作组成员孔晓都是85后干部,没有一点农村生活经验。驻村两年来,他们真抓实干,帮助村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村干部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工作组到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调研,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聊天。经过挨家挨户走访,他们发现党员群众对两个问题反映强烈,一是党员们普遍反映村里的党员活动室场所简陋、设施老化;二是乡亲们抱怨村里没有个像样的广场,健身器材也破烂不堪。找准了群众的痛点,就找到了开展工作的发力点。工作组在全市第一书记培训班上认真学习,吃透了财政、民政、扶贫、体育等多家部门的惠民政策,整合投放资金39万元,新建15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和体育文化广场,完善配套设施。让原本破旧的村委大院华丽变身,成为具备办公学习、健身娱乐、互助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

解决了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工作组又带领村“两委”班子朝着建设美丽乡村达标村的目标奋力前行。用了5天在村主干道两侧种植价值2万元的树苗,实施“绿满乡村”工程;用了6天完成村内照明设施整体提升工程,新装路灯60盏;用了7 天对全村185家农户进行旱厕改造,厕改率位居全镇前列;用了10天对自来水管道升级改造,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用了20天对主干道两侧1100米水渠进行整修覆盖,全长1100米。用短短半年时间让南盛庄村旧貌换新颜。

让党组织有活力

凝心聚力发展集体经济

南盛庄村资源少,底子薄,绝大多数劳动力在东北从事建筑类行业,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是摆在工作组面前又一个难题。

“支部强起来,党员作用发挥好,农村工作的基础就牢固,村庄发展才有保障。”工作组通过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例会学习和现场观摩,找到了“强支部、促发展”这把金钥匙。一方面着眼于抓好班子建设,顺利完成新一届村“两委”换届,保持“两委”班子的整体稳定性,又物色年轻人才,给年轻人搭台阶、交任务、压担子,为后备干部队伍积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靠学习活动来增强党员队伍活力,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作为每周党课的必修读物,采取“轮流讲党课、人人都参与”的学习模式,让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最新政策、条例入脑入心。通过党员大会集体表决,组建了党员服务队,驻村干部和村支书带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每月20日开展义务劳动,遇到基础设施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关键时刻,党员服务队也能随叫随到,快速投入施工。老百姓谈到村里的党员服务队就竖起了大拇指,村里的党员也找到了自豪感。

人心齐,泰山移。通过建班子带队伍,工作组把村庄上下拧成了一股绳,接下来工作组又把目光聚焦在发展集体经济上面。通过召集村里党员代表讨论,他们发现南盛庄有很多村民在外闯出了名堂,取得了一定社会成就。于是,工作组创新开展了“第一书记请你回家”活动,通过微信群与在外工作、经商的乡亲们取得了联系,定期公布家乡现状、发展规划,遇到了困难及时向乡亲们征询意见。通过乡亲们牵线搭桥,南盛庄村和很多企业建立了联系,经过多次学习考察、反复论证,最终选定和梁山兆胜制衣有限公司合作,建起了占地近600平方米的致富车间,企业捐赠设备30余台,招募本村工人27名,其中有6户贫困户。自2017年12月份生产运营以来,每年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3万元收入,累计发放村民工资近15万元。

整合多方资源

让村庄搭上乡村振兴顺风车

“到村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把人社局职能优势和个人社会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为南盛庄的腾飞插上两只硬翅膀。”这是工作组在作2018年述职报告时谈到的一句话,也赢得了在场20名党员、村民代表的一致掌声。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人社部门的职责所在。工作组积极依托市、县人社局为全县第一书记村实施“村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500余名村民参加了免费技能培训。结合“四型社区”建设,工作组争取人社局专项资金3万元,建立起南盛庄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村民免费提供就业信息。

为了能够更好地挖掘第一书记的社会资源,工作组充分发挥人脉资源,寻找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的帮助,在村级层面,工作组向市人社局、爱心企业申请资金用来帮扶村里的困难党员、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目前已赠送5万余元物资和2000余件爱心捐赠物品。同时还与7名困难家庭儿童结成助学帮扶对子,每月资助300至600元不等。在镇级层面,为全镇6个第一书记村争取了80名困难儿童救助名额,获得了价值1.68万余元的学习用品。为驻拳铺镇的驻村工作组树立了榜样,带动他们共享资源,互相帮助。

新闻推荐

梁山文明过年有新招村里办春晚过年乐翻天

□马文青李声晨林存魁报道本报梁山讯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九,随着喜庆欢快的锣鼓声音,舞狮《祥狮献瑞》拉开了梁...

梁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梁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