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福制药涅槃记
刘洪亮(中)与良福制药科研人员交流(资料片)通过内部股权激励、南下招才引智、校企深度合作等举措,刘洪亮成功激活了处于亏损边缘的济宁制药企业——良福制药。在他看来,作为国内唯一的维A酸片制造商,良福制药能否通过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研发创新,将维A酸这篇文章做大,将成为实现其创业梦想的关键。记者张冠超
回乡接手亏损药厂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维A酸专业制造商和临床应用领导者,力争未来3-5年登陆资本市场。”10月22日,正在济南参加一场医学论坛的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简称良福制药)董事长刘洪亮告诉记者。
说起良福制药,很多老济宁人都印象深刻,这家成立于1996年的老牌制药企业总部位于济宁梁山县,生产的皮肤病类药物在全国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上世纪末一度是全县纳税最多的民企。
刘洪亮是土生土长的梁山人,1992年从山东经济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后,进入山东鲁抗医药集团工作,连续10年从事企业财务工作,2002年南下江苏常州,跳槽当地知名民企亚邦化工集团。
因发展战略出现失误,良福制药在2010年前后出现经营陷入困难,此后业绩持续下滑。2016年初,梁山县委县政府到常州考察,此时的刘洪亮已成为上市公司亚邦股份的董秘,在与县委书记的交流中,他得知良福制药遭遇的困境,以及创始人有意转让企业的打算。
当时,距离亚邦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刚过去两年,手中已有了些资金的刘洪亮正有意投资实体经济,在综合考量企业价值后,他很快就做出了投资良福制药的决定。在刘洪亮看来,良福制药虽然已不如往昔,但仍然有一件很值钱的“宝贝”——维A酸。
为白血病患者坚守
维A酸全名“维生素A酸”,是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中间产物,可以影响骨骼生长,并能够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分化、角质溶解等代谢作用,临床中多用于治疗寻常痤疮、银屑病、鱼鳞病、扁平苔癣等疾病。
“良福制药创始人是部队转业的军医,对维A酸在皮肤病领域的应用非常了解,所以公司成立后就专注维A酸如何治疗皮肤病、季节性过敏疾病,生产的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等一度畅销国内市场。”刘洪亮说。
在治疗皮肤病外,维A酸还有更多功效,特别是在治疗白血病领域,已成为公认的“救命药”。
据了解,198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成功使用维A酸治疗M3型白血病,由于在M3型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创性成果及开发全新疗法,王振义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2012年,王振义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一同获得了全球癌症研究最高奖项——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刘洪亮介绍,目前维A酸片已成为M3型白血病治疗的一线指南用药,临床治愈率高达95%,但由于M3型白血病较为罕见,总量用药基础小,药品价格低,产品不能给企业带来盈利,所以生产维A酸片的企业都陆续停产。
“良福制药目前是国内唯一的维A酸片生产商,如果我们停产维A酸片,就意味着国内五六千名患者将无药可用,或者只能买昂贵的进口药服用,所以我们必须坚守,而且要让维A 酸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刘洪亮告诉记者。
激活良福制药
2016年5月,刘洪亮带领团队进驻良福制药,彼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家产品和团队结构都严重老化的企业。
“良福制药2008年后一个新药产品文号都没拿到过,连续十多年销售额每年只有2000多万,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公司近5年流失员工超过200人,走的比留下来的人还多,销售团队平均年龄接近50岁,无法跟上发展需求。”刘洪亮坦言,2007年到2016年是良福制药失去的十年。
在此背景下,刘洪亮开始利用在亚邦股份积累的公司治理和资本运作经验,对良福制药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方面,针对严重制约公司发展的人才短板问题,良福制药2017年启动了对公司高管、中层干部和主要营销骨干进行了股权激励,同时在上海成立子公司,成为企业人力资源、临床医学研究、研发和营销中心,为吸引更多国内外一流人才搭建了平台。
另一方面,围绕研发领域的科研创新,良福制药引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博导王育才,牵头成立维A酸工程技术中心;并在常州设立分公司,与南京大学成立新药联合研发中心;目前累计技改投资超过2000万元,初步完成了科研装备升级。
“战略失误之外,人才匮乏是良福制药陷入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做好企业创新是关键,没有人才就没有创新,我们跳出济宁乃至山东,在民营企业最发达的江浙沪地区抢人才,就是为了让公司能拥有保持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和研发储备。”
刘洪亮介绍,良福制药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同比增长150%,两年来招聘员工200多人,目前80后和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比,都已经超过在职员工的60%。
做大维A酸文章
“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围绕维A酸做文章,在巩固维A酸片市场份额基础上,重点进入重度痤疮和银屑病药物药品市场,该领域的国内患者人群超过4000万人,并探索风湿和肿瘤药物研发,力争明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5年内实现上市。”
刘洪亮告诉记者,良福制药目前已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中重度痤疮和银屑病科研中心,并开始尝试将销售模式从传统的“医药生产—销售模式”,向建立全国性的单病种诊疗联盟,乃至单病种医生集团模式转变。
“围绕皮肤病领域,未来公司的盈利模式要从卖药品转变成卖方案,重点开发基层诊所,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单病种诊疗平台和医生集团。”刘洪亮透露,目前良福制药已启动转型,在过去三个月的探索中,已在30多家诊所成功实践。
相比远大的企业愿景,刘洪亮目前更希望社会关注的,是M3型白血病人的用药问题,他告诉记者,虽然良福药业生产的维A酸片,售价仅为罗氏同类胶囊制剂在美国市场价格的1/13,但对M3型白血病患者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用药负担。“维A酸片目前只进入了14个省市的地方医保,若政府在医保谈判和动态调整机制中,能将其纳入甲类医保目录,患者自付比例将下降至10%,这样全疗程的自付费用仅为几千元左右,治疗负担将明显减少。”
此外刘洪亮还建议,政府给予该类药物更多支持政策,比如让药品享受“可选择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 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抗癌药物税收新政,能在地方挂网和采购环节中给予更多机会和便利,在一致性评价中走绿色通道等。
新闻推荐
梁山农商银行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创新推出惠农贷、家庭农场贷、大棚贷、喜结良缘贷等多种信贷产品。重点推广家庭银行...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