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女神

玉林日报 2018-10-29 07:01 大字

我心中的女神,不是漂亮的影星、歌星或模特,也不是财大气粗的女强人,而是相貌平平、生我爱我的母亲。我母亲生于“民国”六年,小学文化,生育了两男五女共七个孩子,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

我母亲心灵手巧,严守妇道,勤俭治家,村中的父老乡亲都认为她是个贤妻良母。

我家孩子虽然多,家里却一直井井有条,这都是我母亲善于管教的结果:在一两岁时,尽量让孩子玩得开心,允许玩泥弄沙;三四岁时,引导我们玩过家家或老鹰抓小鸡等游戏;五六岁时,母亲就教我们扫地、抹桌椅、喂鸡、喂鸭等;七八岁时,就带我们去菜园种菜、种瓜、浇水。母亲还要求当哥哥、姐姐的要带好弟弟妹妹。一家人和谐相处,日子过得顺顺当当。

20世纪60年代前,我国的教育还很落后,农村还没有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母亲是我们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她利用雨天不能做工的时机和晚上的时间教我们执笔写字,还教数手指、脚趾算加减数,吟古诗、朗诵儿歌等。到现在相隔几十年了,她教的古诗我还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母亲为了防止我们骄傲自满,每天都在饭后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检查我们的作业,教育我们不要因小成绩而沾沾自喜,要求我们永远牢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她还教育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每晚睡前背诵《孙中山遗嘱》等名篇给我们听,还教我们读《朱卖臣》《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韵文故事手抄本,并和我们一起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谁是谁非。她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戏,你要干啥请三思。想要读书立大志,想要当官先识理,想要赚钱做生意,想要吃饭勤锄地,想要家和忍脾气,想要逸乐学唱戏,想要死早干坏事。”就这样在母亲的熏陶下,我们学习有目标,奋斗有动力,做事有榜样,行为有准则,为梦想而努力,长大后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愿望。

母亲养育我们七个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真的不容易。她和我父亲同甘共苦,日夜操劳,一切为孩子着想。在困难时期那段日子,粮食严重不足。母亲就和我父亲上山开荒种木薯、番茄和芋头补充。大人多吃杂粮少吃饭,把饭让给我们这群孩子吃,母亲却因营养不良患上水肿病。

为了让我们有衣穿不受寒,母亲就用零星时间和农闲季节纺纱织布缝制衣服,尽量达到每年每人添一套新衣。她自己却穿破旧的打补丁的。

为了让我们都能上学读书,母亲省吃俭用,把过大年自用的大肥猪卖了,只买回十多斤猪肉过年,把钱攒起来当学费。还带领我们在暑假里养蚕卖、采摘山茶。靠着这样的勤俭节约,每次开学时我们都能交清学费。

到20世纪90年代时,我们家已子孙满堂,吃穿住无忧,母亲亲手带大的7个孙子和1个孙女,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正在读书。妹妹好不容易说服母亲,把她接到城里生活几年。可偏偏就在有条件享福的时候,母亲却中风病倒了。在医院里抢救一个多星期才能睁开眼睛,又留医了一个多月才保住了生命。医生说危险期已过了,现转为慢性病,可以带药出院回家慢慢调理,也许有奇迹出现的。我们按照医生的嘱咐,把她转回老家治疗。我们一家人轮班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定时给她喂药、喂稀饭、喂水,早晚给她洗脸、洗脚、抹背,一直鼓励母亲要坚强挺过去,一定要战胜病魔。

两个月过去了,母亲真的创造了奇迹,能说话能站立又能走动,吃穿洗都能自理了。母亲的康复,就是我们的幸福!我们一家人经常围坐在她的身旁,聆听她的切身教诲,并和她聊天或拉家常,有说有笑,大家真的觉得比什么都开心、快乐、幸福!

今年是母亲101周年诞辰,虽然她在前几年就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她留下的家风家教和勤劳俭朴的美德会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并代代相传下去。

新闻推荐

梁山:建设美丽家园 提高幸福指数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刘继华张瑞振)近年来,梁山县各部门坚持以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居...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