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蓝图

济宁日报 2018-05-21 09:55 大字

本报通讯员徐迎辉

近年来,济宁市全面实施“教育优先”、“科教兴市”战略,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助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战略举措,强化对职业教育的市级统筹,优化职业教育发展布局,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当前,山东省作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在全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中,职业院校将主动对接、积极服务重大工程,紧密对接经济社会需求,超前调整专业布局,大力推动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多措并举 强力推进

职业教育发展呈现新局面

加大财政投入,经费保障迈上新台阶。济宁市进一步完善财政教育投入机制,健全学生人均拨款制度,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高职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技能大赛、课程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提高。从2013年就全部免除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费,从2015年开始对职业学校按照在校学生专业类别拨付公共经费,同时还对职业学校学生实行国家资助政策,将免学费补助转换为按专业补助公用经费,减轻了几十万个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来自城乡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温暖。市、县财政还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品牌专业建设、技能大赛和示范性、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

推进资源整合,学校建设取得新进展。按照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各县(市、区)结合实际,重点建好1至2所职业学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23所,其中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20所。占地面积4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实训设备价值5.7亿元。教职工5479人,专任教师4525人,在校生8万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为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等4所学校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曲阜中医药学校等3所学校为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金乡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7所学校为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梁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3所学校正在创建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

持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呈现新气象。在教学改革方面,多所学校牵头或参与全省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工作,部分专业获批开展对接本科院校 “3+2”、“3+4”贯通培养工作,初步构建了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启动教学诊改工作,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充实调整职业教育学科专业教研中心,组织教学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评选、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活动,开展“活力课堂”达标活动,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集中开展教学视导,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成绩连续两年名列全省前茅,在近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济宁市共荣获金牌2枚、银牌6枚、铜牌2枚。2018年济宁市职业院校参加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选,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组建了机械制造、旅游服务、医药卫生等8个职教集团。“十二五”期间,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毕业生20多万人。

优化专业设置突出“一校一品”

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

按照“学校围绕市场转,专业围绕产业转,人才围绕需求转”的要求,结合济宁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统筹调整设置专业,各职业学校结合县区产业特点和自身办学特色,确立3至6个主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增设服务“四新”专业,压缩供过于求专业,调整对接产业不紧密专业,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品牌纷呈的专业体系。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中职品牌专业16个、市级中职品牌专业13个、示范专业31个、规范专业35个、合格专业38个。突出“一校一品”,形成了与区域产业发展基本适应的专业布局。

健全培训机制,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连续6年举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参训教师741人,95%以上的参训教师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部分教师被授予“济宁市技术能手”称号。邀请多位职教专家,培训骨干教师达950人次。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407人、省级培训1055人、出国培训7人、赴台湾培训4人、“能工巧匠进校园”项目77个。近几年中职学校共评出杏坛名师3人、市级特级教师4人、济宁名校长2人、齐鲁名师4人、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5人、齐鲁名校长1人、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6个。

加强职教宣传,社会影响力得到新扩大。近年来,济宁市坚持全方位宣传职业教育工作,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转变重学历轻技能、重脑力轻体力、重普教轻职教等观念,营造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舆论氛围。全体职业教育工作者增强发展意识,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中职招生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将优秀中职毕业生就业创业事迹作为招生宣传的亮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招生计划,同时在招生工作中建立目标奖励机制,实行绩效管理。开展职教成果展示活动周等专题活动,让家长走进职业学校,让社会了解职业教育。2017年春节期间,济宁卫校、汶上职业中专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表演了文明礼仪、模特时装秀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向社会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成果,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把握关键 突出重点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再上新水平

突出重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认真贯彻实施《山东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切实提高办学水平。首先,加强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继续搞好集中教学视导,规范教学行为,落实好教学常规和教学基本流程,加大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常规检查和过程监控力度。同时,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围绕“中国制造2025济宁行动计划”,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主攻“四新四化”。根据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济宁市六大千亿级产业——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档纺织服装产业、新医药产业,进行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打造具有济宁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和专业群。其次,积极推进教学诊改。以实施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改为抓手,大力推进中职教学管理工作的自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着力推动重点建设专业的深化改革。

攻克难点,不断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加强统筹规划,将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改善的投入力度。有了梧桐树,不怕金凤凰,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没有一个良好的硬件,很难吸引学生,办学条件的改善是职业教育永恒的主题。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学校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着力打造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学校;今年是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收官之年,微山、鱼台、梁山县职业中专年底要完成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工作。对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及合格学校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将采取月调度、季巡查、半年督导、年终考核的方式,及时总结推广建设经验和做法。

补齐短板,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主动适应济宁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和供给侧改革等重大工程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首先,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定向就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较成熟的现代学徒制。其次,通过冠名班、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共同育人,实行校企合作办学。一方面注重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实践,提升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在培养学生时也应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企业输送全能型人才。三是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营造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环境氛围。要统筹职业教育资源,依托大型企业、重点职业学校建设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通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训基地等项目支持项目学校建设,不断完善相关专业的技能教室和实训场地,提供职业学校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实践环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习惯,具备较强的工作技能。

着眼长远,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师培训,设立专项资金,选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认真研究培训方案,落实培训任务,规范培训管理,保证培训质量。继续举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业务拔高培训,实施暑期教师培训计划和青年技能名师建设计划,加快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不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由学校自主聘用专业兼职教师,积极构建长效机制,让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走进学校任教。继续实施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和能工巧匠进校园制度,推进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主体育人机制、联合技术研发制度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市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8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25%左右,全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以此带动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新认识。启动工匠精神大讲堂活动,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及个人成长史,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引领激励学生成长,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新闻推荐

小麦“一喷三防” 飞防作业全面展开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刘继华梁农)目前,小麦正处于扬花期,也正是小麦赤霉病、锈病、小麦蚜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梁山县农...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