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村口的这家小卖部都是自助付款、自助找零 “无人值守”店,从未少过一分钱

济宁晚报 2018-03-22 09:30 大字

本报记者 盖鸣霆通讯员 李继保 姜洪翠

这是一家最普通不过的乡村小零售店,没有精美的货架,没有现代的收银系统,甚至面积也只不过十几平方,可是油、盐、酱、醋一应俱全。从1993年开业至今,这家小卖店给村子里的人带来无限便利。它不仅成了瘫痪30多年的村民翟士启和妻子安爱芝的爱情见证,更成了梁山县大路口乡翟楼村村民的诚信见证——来这里的顾客,绝大多数都是拿完东西自己付款、自己找零,俨然一间“无人值守”商店。

为了丈夫和孩子

她毅然选择留下

30多年前,安爱芝和翟士启一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让人羡慕。翟士启稳重淳朴,安爱芝端正贤淑,一儿一女两个可爱的孩子,更是让小两口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12月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这个原本平静幸福的家庭。当日,翟士启与同村人一起在外地拉运萝卜,途经一涵洞时发生车祸,当场翟士启腰神经受损,导致高位截瘫终身残疾,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

丈夫瘫痪了,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儿子3岁,女儿才刚刚8个月,上面还有年迈的婆婆及太婆婆。面对这一切,当时28岁的安爱芝感觉天塌了一样,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她柔弱的双肩上。看到安爱芝的处境,不少邻居都劝她趁年轻改嫁。可是,为了深爱的丈夫,更为了子女有一个完整的家,安爱芝毅然选择留下。

经过两次大手术后,翟士启幸运地逃出鬼门关。看着嗷嗷待哺的儿女、憔悴瘦弱的妻子、伤心欲绝的老母亲,他心里充满了绝望。“当时,为了给我看病,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妻子每天5点钟就起床,照顾我洗刷、翻身、擦洗、吃饭,然后再用小推车把不会走路的女儿带到地头干活。晚上回到家吃过饭经常都11点了。而我什么忙也帮不了,有时候眼睁睁看着女儿从床上摔下来哇哇大哭也无能为力……”提及以往,翟士启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妻儿的心疼与愧疚。

躺在病床上,小店经营得红红火火

为了让丈夫坚强振作起来,安爱芝耐心给翟士启做思想工作,并精心地照顾他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锻炼,丈夫能坐起来了,甚至还尝试着在家里做些手工活补贴家用,减轻妻子的负担。

随着儿女慢慢成长,微薄的收入已经无法支撑家庭的开支,翟士启、安爱芝夫妇决定开个便民小卖店来缓解生活的压力。1993年4月,经有关部门批准,他们的小卖店正式开业,虽然面积不大,但烟酒糖茶、牛奶饮料、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而且货真价实。平常有空的时候,左邻右舍的村民们也会自发义务来帮忙。那时候,村里要集体挖沟,翟士启没有劳动能力,妻子就担起了他的这份义务,白天外出干活,晚上回家照顾卧床的丈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卖店基本都是靠翟士启打理,而且经营得红红火火。

翟士启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平时不能下床,因此村民来买东西,都是在挑选好以后告诉他一声,然后自助在钱箱子里放钱、找零。“我开这个小店,乡亲们对我照顾太多了,我心里满是感激,咋还能对他们不放心?”翟士启说,直到今天,他的床前仍挂着一幅牌子,上面写着“相信他人诚信为本 齐心向善 天下为公”十六个大字。

俺要是丢了诚信,更没法交账

从1993年到2018年,25年里,翟士启两口子的小店生意更好了,销售的东西更齐全了,积攒下来的账本子也越来越多了。可是,无论时间怎么流逝,翟士启的小店里,没出现过少给钱的情况,也从未多收过村民一分钱。

2010年的一天,供货商王明长给小卖店送玉米种子,临走时把包落在了翟士启的店里,里面有7000多元钱。翟士启发现后随即打电话告诉王明长。当得知王明长当天没时间来拿时,翟士启更是让妻子亲自送了过去。“王明长给我供货多年,一直对我照顾有加,都是把货帮我搬进屋子里摞好。做人要知道感恩,他丢了这7000多元钱没法交账,可是俺要是丢了诚信,更没法交账。”翟士启说。

多年以来,为解决翟士启家的实际困难,大路口乡政府为他家办理了低保补助、残疾人补助、新农保、新农合等补助,并建立了结对帮扶卡,制定了结对帮扶措施。对于政府和乡邻的帮助,翟士启、安爱芝夫妇心里一直充满了感激,多年来坚持免费帮着邻居们收快件、转交东西,甚至谁家有事孩子没人看也放在他家小卖店里玩。“别看翟士启、安爱芝两口子命运坎坷,可是却带动了我们村村风向善的良好风气,树立了诚信、和谐、孝善的榜样,现在我们村涌现出好几个孝老爱亲、诚信敬业的典型呢!”翟楼村村支书刘友云说。

三十多年来,翟士启、安爱芝夫妇的故事在周边村庄广为流传,他们获得的奖杯、证书不计其数,“五好文明家庭”、“善行义举四德榜先模人物”、“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等荣誉证书装满了两大抽屉。岁月流转,温情不变,经历了苦难的沉淀,翟士启、安爱芝用行动诠释了不离不弃的人间真情、邻里守望的和谐美好、诚信为本的传统美德,用事实书写了自己的闪光人生。

翟士启、安爱芝夫妇经营的小卖部

翟士启、安爱芝夫妇获得众多表彰

新闻推荐

一校一年一场戏,“戏曲进校园”圈粉学生再添传播者 小戏迷登台亮嗓扮包公

本报记者张昭晖3月16日下午,梁山县韩垓镇第一中心小学校园内热闹非凡,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来到该校进行文化惠民演出,为7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别具特色的孝德文化教育课,并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

梁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梁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