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惊 低处不寒 忆姑姑许明华

济宁晚报 2021-04-08 07:48 大字

冯春辉

庚子年清明过后十多天,一个柳絮纷飞、槐花飘香的日子,送走了亲爱的姑姑,几多不舍、几多心酸、更有几多无奈……

时光再次回到上世纪70年代的老济宁小南门,一条窄窄的小胡同里住着和蔼可亲的二舅爷爷一家,那时姑姑正值芳华,梳着两条麻花辫,一双美丽、清澈的大眼睛闪烁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柔声细语中带着甜甜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大家闺秀的恬淡优雅——真正自带香气的女人。

小时候因为父母在金乡县医院工作繁忙,把两岁的我送到奶奶爷爷身边,从此老济宁的竹竿巷、铁塔寺、马驿桥、烧酒胡同、于大街等成为我记忆深处那抹挥不去的旧时光。四岁时唐口的尚争舅爷爷来金乡卖大米,顺便接我返回奶奶家,我们在济宁汽车站下了车,舅爷爷背着我走了很远的路,踏着青石板小街穿过窄窄的小巷,来到小南门二舅爷爷家,热情、善良的姑姑即刻端了一盆热水微笑着给我洗脸洗脚,亲亲我胖乎乎的小脸,那股浓浓的亲情温暖了我幼小的心灵……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1988年,父母调回济宁工作,老爸终于回到他儿时的故乡,记忆中熟悉的洒满父母青春的金乡县医院的一花一草,还有医院旁边那条盛开着洁白莲花的小河,现在却变得那么遥远陌生。在我们寂寞孤独时,是姑姑姐妹三人骑了很远的路,提着大包小包来到我家,问寒问暖,聊了很多她们和老爸儿时的故事。

最近读到定居加拿大70多岁的明耀叔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1977年,我去济宁无线电七厂出差,找到一个储蓄所,问人家有没有人知道许明华,她是银行系统的。幸好有人帮忙,打了几个电话,联系到了明华姐。她骑车子赶来。我们姐弟相见,都哭了。她带我回家看望两位老人,又带我去看望姑姑。在防震棚里相见,抱头痛哭。”读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时光再一次穿越到上世纪70年代老济宁,依稀感受到姑姑风驰电掣般骑着自行车穿过大街小巷时那种激动与兴奋。多年后感谢姑姑尽力张罗串起相互失散的联系,她带给我们这个大家族的依旧是“高处不惊乃雍容,低处不寒乃欢颜”。

这些年因为忙工作、忙家庭,我与姑姑的联系很少,但时常听老妈聊起姑姑的退休生活,“画的牡丹国画可漂亮了,在市里参展了。”“全省老年交谊舞比赛获得了一等奖。”“最近迷上了篆刻。”我真由衷地佩服姑姑晚年那么好的生活状态。令我欣慰的是自从在重逢的家宴上加了姑姑的微信,“龙华书屋”这个名字伴随着我每一天,姑姑分享给我的有养生的、女性的、生活小知识的、还有节气相关的美文,我从中读到了姑姑对生活的热爱。

2020年3月23日姑姑发来了这样一条微信:“加拿大多仑多的明耀已停学停工在家。看到英国的疫情消息我就揪心,因为有亲人在那里,不知你妹妹春蓉的情况如何?请告知。转告春蓉多加小心,国情不同全靠自保,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最基本的三件事要坚持做到。”她又鼓励我们:“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读着这暖心的微信,别是一番感动的滋味在心头,然而没想到这竟是姑姑最后一条微信,十多天后她在厨房做饭时突发脑出血,没有任何先兆地离开了我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悄然流逝的光阴里,我曾无数次思考,趁我们还年轻,多陪陪老人,和他们聊聊身边的故事,听他们回忆那些过往的点点滴滴,这是我们今后应该做的,因为陪伴是人世间最长情的告白。

新闻推荐

一把钥匙打开三把锁 金乡双创项目备案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本报记者刘传伏本报通讯员张红运张福传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生机盎然。金乡县王丕街道种苗农科驿站大棚内分外热闹,一群农民正...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