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大好清明风 山东济宁 申世清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显然与时令有关。汉代已有“清明风”的说法,古籍《岁时百问》认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此时春风送暖,阳光明媚,花红柳绿,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光。
清明节成为节日,据说是因为古代名臣介子推。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计害死了太子申生。为免遭陷害,申生的弟弟重耳踏上了逃亡之路。一次重耳饥寒交迫,昏死过去,随行大臣束手无策,其中的一位,毫不犹豫的从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煮成肉汤给重耳吃,这个人就是介子推。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执政,是为晋文公,大封当年随行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平,文公才想起他“割肉救主”忠诚,派人去请。介子推听说后,背着老母亲躲进了附近的绵山。晋文公搜山一无所得,听从了一个大臣放火烧山的馊主意,希望把介子推逼出来。而在一棵烧焦的老柳树旁,发现了母子尸体,在树洞里找到介子推的遗书,中有“但愿主公常清明”“勤政清明复清明”的诗句。晋文公厚葬了母子,又把绵山改称介山。决定这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火,以示痛惜和纪念。
第二年寒食节,晋文公到介山祭拜,见烧焦的柳树死而复生,在春风中翩跹飘舞,就折几枝编成柳圈戴在头上。想起介子推的遗诗,又分外感慨,把复活的老柳命名为“清明柳”,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
这个传说的内涵是忠诚和感恩,而清明节真正成为一个“法定”节日,应该始于唐朝,这还要从扫墓说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诗句给人凄凉沉重的感觉,也契合了清明节扫墓的氛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如是说,中国人向来重视对先人的追怀与祭奠,认为对于先人“丧尽极哀”“祭尽极敬”,可使民风归于淳厚。
上古时期,先民就有了祭祀的习俗,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汉代已渐趋兴盛,当时的祭祀主要在寒食节至清明。唐代朝廷与平民,都已对寒食、清明前后的祭祀相当重视,甚至颁布政令,将寒食、清明作为“法定假期”。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了寒食节,二者最终合二为一,统称为清明节,寒食节成了清明节的别称,寒食也成为清明的一种习俗。清明节,最终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今人依然很重视清明节扫墓。到祖坟上祭奠,清理枯草,添上新土,毕恭毕敬点燃纸钱祭拜,表达孝道和亲情,不乏对先人的感恩。现代的扫墓有了新的含义,清明节会组织团体就近祭扫烈士墓,以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除了扫墓活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人,都有不同的节日习俗。鲁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是插柳和吃鸡蛋。
插柳的习俗古已有之,俗语“清明不插柳,死后变成老花狗”,于是折下柳枝,插在所有的门框。既有感人的传说,也有美好的祝愿。传说晋文公祭奠介子推后,带回柳枝插到王宫门上,表达自己对忠臣的哀思,大臣和百姓也纷纷效仿,流传至今。
柳在传统文化中是美好的意象,古人习惯折柳送别,暗含挽留、怀念之意,“客舍青青柳色新”“此夜曲中闻折柳”,表达了依依不舍、思乡心切。柳树适应性强,插枝即活,折柳相送是希望远行的游子随处“生根发芽”。柳被称为“鬼怖木”,佛教观音菩萨以柳枝沾水救苦救难,普度众生,人们就认为柳树驱鬼辟邪。清明节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每到清明也自然要插柳辟邪。
清明节吃鸡蛋,是早已形成的习俗。传说神农氏尝百草路过云梦泽,那里的渔民因长期生活在湖中,得了头疼病。神农氏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在一年的三月三日,捡了山鸡蛋,配以草药煮给渔民们吃,治好了人们的头疼病。于是,每到三月三,人们照方煮制鸡蛋,渐成风俗至今。这仍然是美好愿景的习俗,而传说中的三月三,似与清明并无关系。
三月三是古代重要节日上巳节,这天,人们踏青、祓禊, 迎接春天的到来,祈福新的开始。但不知为什么,上巳节渐被清明节取代,习俗也被清明节“一一笑纳”,更加丰富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一个悲喜交集的节日,既有着扫墓的悲戚和肃穆,又有着万物竞发的勃勃生机。清明前后,阳光明媚,天朗气清,东风初起,春和景明。祭祀之余,人们常驻足野外,流连大好春光。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古人踏青之外,还有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植树、斗鸡和打马球等活动。现代的清明节,踏青之外虽然少了蹴鞠、打马球,但许多新兴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像济宁市金乡县羊山景区,就曾在清明节前后,举行民间文化节活动,除了斗羊、斗鸡等传统活动,还有杂技、马戏、戏曲和泥塑、剪纸等民间文化展演,更有大型的物资交流会和丰富的游乐活动,这就使传统节日文化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闻推荐
本报金乡讯(通讯员李爱国王允欢)“以服从祖国需要为最快乐,服兵役就是我的第一志愿。人民生命财产重要,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