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上门推”到“蒜农上门要”,金乡大蒜机械化有了产业平台

农村大众报 2020-01-03 14:06 大字

2019年10月,大蒜正芽播种机在金乡县康桥村大蒜机械化示范基地作业。(资料图)从将信将疑,到完全认可机械种大蒜,金乡县蒜农王贺用了一年时间。

2019年12月31日,旨在提升大蒜产业全程机械化水平,推动大蒜产业动能转化的金乡县玛丽亚村村通大蒜产业平台在金乡县启动。来自全县的107位村村通大蒜产业平台合作站点负责人参会,王丕街道康桥站点负责人王贺也在其中。

王丕街道康桥村村民王贺家有8亩地,几乎年年种大蒜。“种蒜几十年,一直雇人。”王贺说。2019年播种季,在金乡县雇人种蒜,一亩得300多块钱。即便人工费高,可王贺仍对于省时省力省钱的大蒜播种机瞧不上。“蒜瓣有头有腚,机器咋能分清?蒜种歪了,这一年可就毁了。”

2018年10月,康桥村有村民用大蒜正芽播种机试种了几亩蒜,王贺跑过去瞧了,“蒜瓣还是有种歪的”。其实,根据实验数据,玛丽亚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下简称“玛丽亚农机”)的那款大蒜正芽播种机的正芽率已超过90%,工作效率比人工提高近40倍。然而,王贺还是想再等等。

2019年,大蒜减产,蒜价攀升,种蒜人工费达到了350元—400元/亩。心疼雇人费用的王贺专门跑到大蒜机播实验田看了看。“蒜苗和蒜头特别匀,原先种歪的蒜长出来一样齐整。”王贺动摇了。

关注大蒜机械化推进的还有当地政府。2019年9月份,为加快提升大蒜机械化水平,金乡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联合玛丽亚农机推出了大蒜机械免费播种计划,计划免费机播大蒜2000亩,然而并不顺利。“进村推广时,一提到机器种蒜,即使免费种,农民都怕种歪了。”金乡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申中杰说。大蒜播种期达半个多月,直至后期看到机播的苗情很好,村民才逐渐接受。王贺成为全县第一批加入大蒜机械免费播种计划的村民。2019年10月4日,有了大蒜正芽播种机的帮忙,王贺家的8亩大蒜不到一下午就种完了。“搁在以前,雇10个人也得种两天。”王贺说。

“免费机播面积达到2300多亩,很多蒜农找上门来要机播服务。”申中杰说。

金乡玛丽亚村村通大蒜产业平台是由金乡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指导,玛丽亚农机承办的平台项目。“有4个主要职能,一是推广先进的农机和农艺,二是进行农事托管服务,三是帮助村里的农副产品走出去,四是带领乡邻致富。”玛丽亚农机董事长辛丽说,“加入平台的合作站点购买农机可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和企业让利双重优惠,原价9.9万元的大蒜正芽播种机,两万元就能拿下,但不强制购买。”

此外,在选择合作站点负责人时,该平台着重倾向三类人。首先是村支书或村主任,他们有号召力;其次是农机或农资经销户,他们有经验;第三,是返乡创业的中青年人,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又有热情。“目前,该平台筹建仅两个月,合作站点已达107个,分布在全县的十多个乡镇(街道)。只有实现机播,大蒜机收才有希望。”申中杰说。预计今年3月底将达到300个合作站点,3年内实现全县大蒜机播面积超10万亩的目标。

“这个平台符合国家政策提出的‘合作社+农事服务’模式,将是大蒜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服务模式。”济宁市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孟庆光说。

农村大众报记者祝超群

通讯员王伟李爱国

新闻推荐

小蒜头里的大科技

本报通讯员周丽静刘雪华马龙传无农不稳,无科技则农不兴。近年来,金乡县聚焦科技创新,通过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研发、产学...

金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乡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