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之正在齐家 齐家之要在修身

济宁晚报 2019-09-19 10:54 大字

本报记者 苏茜茜

济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于9月20日施行,其中,第十四条规定,公民应当自觉践行家庭文明行为规范,遵守下列规定:重视家庭教育,培育和传承良好家风,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平等、互敬、互爱、理解、包容的良好夫妻关系,反对家庭暴力;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父母等监护人应当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对家庭成员中的残疾人应当履行扶养义务,并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增强自强自立能力及其他家庭文明行为规范。

什么是家风?对这个问题,恐怕不同家庭答案也不同,但却有一点共识:“小家庭”更重视传统家庭教育,以传统美德重塑现代家风。家庭和睦、孝亲敬老、夫妻恩爱……每个家庭的努力,让我们城市的文明更进一步。

知书达礼 家风是小家庭精神上的传家宝

近日,记者在小区里偶遇一对父子。约四五岁模样的小男孩在路上被一块石子绊了一下,本想委屈抱怨,这时身旁的父亲对其说了几句后,孩子便把石子捡起放入附近的垃圾桶。孩子的父亲周先生告诉记者,引导孩子把石子丢进垃圾桶是以免再绊倒别人,如此教育儿子,传承的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家风,小时候自己的爷爷和父亲也是这么教育他的。周先生认为,家风最重要的是传承,这是精神上的传家之宝。

“上了一桌子菜,祖辈父辈没动筷前,我们当晚辈的是不能先吃的。”市民苏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家教比较严,特别是在饭桌上。长辈不动筷,其他人包括客人是不能先动筷的。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也是母亲表示可以吃饭后才敢动筷。“长辈虽然先动筷,却也并不怎么吃,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大人总想省点给孩子们吃。动动筷子,不过是告诉孩子们,现在可以吃饭了。”如今,这种代代沿袭的家风也传承到苏女士的小家庭里,在她看来,这是一种优秀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

志愿捐献 家风让相隔千里的两个家庭彼此牵挂

在年轻母亲高宁的眼里,践行家庭文明就是要为子女做出榜样,而能够以一己之力帮助别人,这是一种勇气和担当。

今年初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80毫升红中泛白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高宁体内分离出来,就在当天,被输进一位身在北京的白血病人的身体里。高宁成为济宁市第3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任城区首例。在完成捐献的3天后,高宁照常来到单位继续上班。在办公室里,她语气平缓地对记者说,儿子说她是英雄,而一直以来,老公对她也是百分百的支持。

采集当日,受助孩子的母亲给她捎来一封感谢信,志愿者在高宁耳边轻声读了出来。相似的家庭,不同的命运,高宁听着信里的讲述流下了眼泪。三个小时的采集结束后,高宁于当日返回家中。高宁说,这次捐献,自己就像做了个梦,既真实又遥远,但她心里清楚,那个未曾谋面的孩子已经和她有了更亲密的联系。对于那个千里之外的家庭,她多了份牵挂,也更多了份勇气。

不离不弃 家风是三十载一心一意守护瘫痪丈夫

“生活上虽然苦,但好在已经挺过来了。都是一家人,伺候丈夫是应该的。不管多苦多累,再伺候他20年、30年我都愿意,都不烦不够。”在陈素青看来,家庭文明就是夫妻和睦,母慈子孝。

28年前,一场意外让金乡县的农民李新记在26岁的大好年华卧床不起,这是何其不幸,但他又是何其幸运,近三十年,妻子陈素青不离不弃,一边悉心照料他,一边尽心抚养儿女。在最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用坚韧的品质和博大的胸怀挑起家庭重担,用行动践行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承诺。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对于陈素青这些年的艰辛付出,她的两个孩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同龄的孩子都在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时,他们早早学会了担当和体贴,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品格。放学后、假日里,两人不顾酷暑,牵着手主动到地里给母亲送水,帮母亲干农活。在家里,两人也是尽己所能做家务,一有空就为父亲按摩,和父亲聊天。风风雨雨近三十年过去了,在妻子陈素青和孩子不放弃不抛弃的精心呵护下,李新记一次次逃过病魔的侵袭。如今,一大家子三代人甜蜜守候在一起,互相体谅,互相关爱,同舟共济,乐观向上。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社会各领域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以后,只有将它社会化、大众化、日常化,转化为人们的工作价值观、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才能逐步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植根于人们的观念深处、思想深处和灵魂深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具体化为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价值体系,并实现制度化、具体化,才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成为国家的主流文化。

要在全社会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把它同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融为一体、相互促进。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根据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人群、各个地域、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价值观;要求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具体化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转化为机关准则、企业规章、社区公约、乡规民约和学生守则等,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以群众性实践活动和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引导人人参与、人人体验,逐步实现人人知晓、逐步认同、形成信仰。这些是更加具体、更加细致的工作,是真正落细、落小、落实的工作,需要在深化、细化、可操作化研究的基础上,推进实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一个“融”字。这个“融”,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国家制度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在默契关系,体现出自律与他律、内在与外在、观念与行为的统一。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通之道,才能彰显核心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有效指引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公民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参与精神。(宋延坤 整理)

新闻推荐

兴隆镇 乡村进入“5G”时代 网络打通发展关节

本报通讯员朱家宝5G网络是未来世界发展的起势,也是打造智慧城市的关键。为释放数字经济红利,金乡县兴隆镇把建设数字乡村作...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