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团队伸出援手 帮扶困难群众要“里子”也要“面子”

济宁日报 2019-07-31 09:47 大字

本报记者武旭王婷婷

“现在我有吃有住,基本生活有政府兜底,社区志愿者还来给我理发、整理家务,我这心里可踏实了。”在金乡县化雨镇北苏社区,66岁的困难群众胡树文满意地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金乡县扶贫办盘活社会公益“存量资源”,搭建平台、整合队伍,鼓励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生活困难群体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着力改善生活困难群体的居住生活环境,由“脏乱差”变成“净齐好”,鼓起精气神、迈上脱贫路。

走进化雨镇北苏社区,路面硬化良好,社区广场上绿树成荫,不时有居民在树下纳凉。胡树文的家就住在社区最外侧的二层小楼里,门口还修建有配套的储藏室。北苏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海东告诉记者,这排二层小楼是社区专门为腿脚不便的居民和上了年纪的老人修建。胡树文的家就在这排小楼的一楼,推开房门,不大的房间一间卧室、一个厨房和一个客厅组成,虽然面积不大但收拾得还算干净,并不显得拥挤。“我的腰腿都有毛病,太重的农活干不了,还得天天吃药,家里的3亩地都种了麦子。”胡树文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有低保,每个月还有100多元的60岁以上老人福利,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村里的干部也经常到我这转转,咱们的志愿者来家里打扫卫生收拾家务,还免费给理发,我真是觉得社会还没有忘了我,心里挺温暖的。”

胡树文说的志愿者,就是化雨镇扶贫办组建的公益志愿服务队。这支由热心居民、个体从业者、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街道村居,定期为困难群众展开志愿服务。“我们搭建的志愿服务平台包含有理发、义诊、代干农活、整理家务等内容,每次活动定期为两户困难群众打扫卫生。”化雨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辖区每个村庄都有5到7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主动为困难群体提供日常的志愿服务,成为辅助扶贫攻坚的有效社会力量。对困难群体来说,生活保障、政策兜底是“里子”,要让困难群众保持生活水准;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是“面子”,在维持基本生活水准的基础上改善居住环境,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两间瓦房一处小院,地面虽然没有硬化却干净整洁,小院内种植的几垄蔬菜长势良好。在冯海村,64岁的困难群众刘进生拿出了自己的扶贫资料袋,给记者一笔笔算起了自己的收入:低保、基本养老保险、种子化肥补贴……“一年下来,吃穿用没啥问题,上级的扶贫干部也经常来看看,遇到困难就打扶贫联系卡上的电话,很方便。”刘进生告诉记者:“生活环境这么好了,平时我也注意保持。政府这么关心咱,脱贫的信心更足了。”

“对生活困难群众人居环境的提升,不仅仅是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更是通过营造整洁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打起精气神,往脱贫致富的好日子上奔。”金乡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此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扶贫办注重搭建平台、组织队伍,运用社会公益力量作为补充:“考虑到志愿者队伍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生意或者工作,因此在活动频次的安排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细致的考量,做到对社会公益资源的合理使用、长效保持。”

新闻推荐

养老院开在乡镇医院,医养结合走出知心模式 开始不想来,来了还真不想走

本报记者苏茜茜通讯员周丽静近年来,金乡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新模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无缝隙”对接,破解了健康养老这...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