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她是我的贴心小棉袄 儿媳:她是自己的妈,也是全家的宝
本报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刘雪华 陈攀
今年69岁的朱秀莲是金乡县鸡黍镇鸡黍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十年如一日尽心尽力地照顾卧病在床的九旬婆婆李时氏,传承着孝道美德,为大家演绎了一个婆媳情深似母女的故事。朱秀莲成为乡邻有口皆碑的好儿媳,纷纷夸赞她是婆婆的“贴心小棉袄”,大家的好榜样。
六旬儿媳和九旬婆婆同住一室10年
由于多年的劳累,朱秀莲显得又黑又瘦,与之相比,病榻上的婆婆却显得面色红润。老人虽已96岁高龄,但神志依然清醒。“儿媳妇比闺女还亲,闺女离得远,儿媳妇黑天白夜的都在跟前,要不是秀莲,我老太太哪能活这么大年纪。”说到儿媳,老人禁不住满怀感激地打开话匣子,“我儿媳妇就是好,里里外外都是她操心。”
朱秀莲自18岁与丈夫李登坡结婚,一直与婆婆同住一院,同锅同桌吃饭,至今51年,从未分开过。十年前,婆婆因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坏死等病瘫痪在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由于丈夫58岁那年患过一次心肌梗塞,天天服药,不能劳累。朱秀莲就这样默默无闻地挑起这个家庭的“大梁”:照料婆婆、操持家务、下地干活……
为更好地照顾婆婆,朱秀莲索性搬来一张床,和婆婆住在一个房间。吃饭、喝水、喂药、洗脸、洗脚、换洗衣服、翻洗被褥、端屎倒尿……照顾婆婆的每一件事,她事必躬亲,还变着花样给老人做饭。为防老人肌肉萎缩,她一有空就给老人按摩,陪老人聊天解闷,耐心又细心。正是因为朱秀莲的细心照料,老人虽然瘫痪多年,身上却没有生过一次褥疮,屋里也没有一点异味,虽不能行走,精神状态却很好。
精心照顾瘫痪婆婆 乡亲们称她是榜样
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朱秀莲身上,说不累是假的,但谈起婆婆,朱秀莲从不觉得老人是累赘。她说:“谁都有老的时候,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个老母亲陪伴,这是我们夫妻俩的福气。”在朱秀莲的眼里,96岁的婆婆既是自己的妈,也是全家的宝。尽管年龄逐年增大,可朱秀莲对婆婆的照顾却一点没变差,情同母女。
说起妻子朱秀莲,71岁的丈夫李登坡也是满脸幸福和感激。他说:“都说婆媳不和难处,作为男人夹在两个女人中间左右作难,但我从来没有这种感受,因为妻子贤良淑德、懂事孝顺,我过得很幸福。由于三个妹妹离得远,那么多年,全靠着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所以妹妹们都非常感激这个嫂子。”
朱秀莲对婆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也为晚辈树立了标杆。孩子们看到了眼里,也记在心里,不但孝顺朱秀莲,也都非常疼爱奶奶,每逢节假日回到家里,儿媳妇不但抢着做家务活,而且也像婆婆那样细心照顾奶奶。相互关爱、相互扶持、孝老敬亲、勇于担当,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优良传统在家里代代传承。
她的善举,她的付出和坚守,村里人也看在眼里。提起朱秀莲,无不竖起大拇指,对她夸赞不已。“朱秀莲是个好儿媳!任劳任怨照顾瘫痪婆婆这么多年,她是我们鸡黍村的骄傲和榜样!”鸡黍村西街支部书记初新华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盖鸣霆来自金乡县卜集镇殷李村23岁的冯忠冀,是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原本今年夏天,他将和同学们一样,毕...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