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指南”碑指点了什么 图文 蔡运华

济宁日报 2019-04-19 10:21 大字

在金乡县美丽的奎星湖畔,有一通饱经沧桑的厚重石碑,碑身通体墨色,阳面正中刻有“指南”两个正楷大字,书法高古,刚健有力,字大径尺。碑文左下方落款“子夏山人王文翰书”。

子夏山,今在何方

子夏山,子夏山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和文水县交汇处。清代之前隶属汾阳,民国初重划县界,山之阳仍属汾阳,山之阴划归文水县。子夏山原名隐泉山、大陵山,相传在孔子逝世后,他的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卜子夏,到魏国西河讲学,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汲取历史教训,防止群臣篡权。卜子夏提出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魏文侯也尊他为师,先后向他学习了《诗经》《春秋》等著作。卜子夏暮年隐居山中,设馆教学,授业解惑,颇受人们爱戴。为表其功,唐开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追封魏侯,改称此山为子夏山。

王文翰,何许人也

王文翰,明代山西省汾阳人,字西瀛,因为县境内有子夏山,自称子夏山人。他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考中进士,历任寿光知县(1552年)、冀州知州(1555年)、关南道副使(1567年)、□政大夫、山东按察使佥事等职。王文翰任职期间,为人正直,除暴安良,颇有政声,得到民众的拥护。他自幼聪明,勤奋好学,学识渊博,有《尚古类氏集》十二卷存世。

“指南”,意欲何为

指南,原意指向南方,比喻辨别方向的依据,引申为指导等含义。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东京赋》:“鄙哉予乎!习非而遂迷也,幸见指南於吾子”,意为“言己之惑,不知南北,今先生指以示我,我足以三隅反也”。南朝梁殷芸《与到溉书》:“哲人云亡,仪表长谢,元龟何寄,指南何托?”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到舒次韵答平甫》:“只愁地僻无宾客,旧学从谁得指南”。

王文翰在位期间,兴教育,重农桑,善用儒学教化引导。将“指南”之碑立在明伦堂前,就是让人们勿忘圣人之德,以圣人行为准则为指南,修身养性,明辨善恶是非,以明人伦。

指南碑到处有,为何其多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山东省金乡县、禹城市、临朐市、阳谷县、沂水县等五地,均有王文瀚手书的“指南”碑存世。按照民国《临朐续志》《金乡县志》和阳谷县相关文史资料记载,“指南”碑均立于文庙内。由此可见,指南碑,不仅仅因为大书法家王文瀚的书法而受到推崇,更因为“指南”有警示教育作用,所以在多处可见。

这些指南碑,并不一定都是王文翰到现场手书的,更有一种可能是,不少地方的政府官员或仰慕王文翰的书法造诣,或为了教育警示后人,时时刻刻以圣人行为作指南,将求得的“指南”碑拓片翻刻,立在当地文庙之中。

金乡“指南”碑 ,有何传说

在金乡奎星湖边,壮观碑、指南碑两碑相邻而立,也有人称之为“孪生”碑。因为,二者都是阴刻,均为两个大字,竖刻,碑石高度相仿。

相传王文翰到金乡出游,来到奎星湖看到了李太白“壮观”, 笔法俊逸,刚劲有力,仰慕伫立良久……碰巧这天阴雨交加,他迷失了回客栈的路。突然,一道闪电从天而降,他隐约看到李太白站在光善寺塔的上面,手臂伸开,指向南方。王文瀚就按照李太白手指的方向,快速向南方跑去,果然找到了客栈。他心存感激,来不及更换湿漉漉的衣服,迅速拿出笔墨,有感而发,一气呵成“指南”二字,立碑于奎星湖畔,成为金乡一景。

①指南碑,现存金乡县文渊阁②王文瀚《尚古类氏集》

新闻推荐

忙碌但很幸福

本报记者梁琨本报通讯员方金慧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三天“小长假”,是祭祖、踏春的日子。而对于金乡县羊山...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