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亮夫妇:把火龙果做成酒

农村大众报 2019-02-28 14:49 大字

最近,王德亮的微信朋友圈里全是火龙果苗的订货和发货信息。过了年火龙果下去了,又到了种苗的时候。

“每年从7月到年底都是火龙果的果实收获期,过年前后可以在大棚种苗。”金乡县鱼山街道葛村乐晨火龙果采摘园的主人,王德亮、寻英杰夫妻是火龙果种植的“土专家”,在圈里多少算个“名人”。

火龙果属于热带水果,但在北方的大棚里却被王德亮夫妇“伺候”得很好。他们种的火龙果不仅在当地打开了名气,培育的果苗卖得也很好。他们通过火龙果种植加工销售以及火龙果苗培育等,一年纯收入能有10多万元。

5年前,王德亮夫妇因为做贩蒜生意赔了20多万元,虽然遭此重创,但准备扎根农村的俩年轻人并没气馁。“我家只有两亩多地,种传统的东西肯定不挣钱,我们只能在特色种植上找出路。”王德亮说,现在水果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高端化,绿色无公害热带水果在北方肯定大有潜力,而对人工和技术要求并不那么严格的火龙果种植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火龙果种植对人工要求不多,夏季主要是授粉、浇水,冬季只需要掀盖大棚。果实收获期长,管理好了可连续采摘10茬,而且挂果时间长,经营风险小。”寻英杰说,虽然周围很多人不看好火龙果种植,但他们认准后,没有等到万事俱备就开始行动了。对火龙果种植一窍不通的二人,每天泡在手机和电脑上,查找学习火龙果种植和管理技术,并研究温室大棚的修建问题。“当时加了不少QQ和微信群,向别人学习种植管理经验。”寻英杰说,由于生意亏本,当时买苗和建大棚的10万元都是借的亲戚朋友的,这才有了如今占地1300平方米的火龙果大棚。

既然想走绿色种植之路,在种植管理环节,俩人下了不少功夫。“生长过程中不施叶面肥、不打农药,完全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使果子自然成熟。”寻英杰说,他们还把火龙果种植管理的全过程录制成小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渐渐打响了名气,火龙果采摘园的人气也越来越旺。

王德亮和寻英杰还尝试种植了香水柠檬、布福纳、四季红柑橘、多肉植物等,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热带果蔬种植、育苗的成功经验。如今,不仅火龙果热销,他们的火龙果苗也广销全国各地,甚至南方地区也有人专门过来买果苗,他们传授种植管理技术的足迹也扩及全国九个省的几十个大小城市,夫妻俩现在真正成了圈里公认的火龙果专家。

“2016年,山西忻州的客户赵俊娇在网上找到我们,来考察后定了1200颗种苗,没想到当年山西气温很低,再加上他们管理不当,冻死200多棵。按原则,冻死不赔偿,但看到这个年轻人对农业如此热爱与执着,像极了当年的我们,就免费为她补发了200棵苗子。”寻英杰说,如今很多客户都成了她们的朋友。

此外,在种火龙果的间隙,夫妻二人还套种了一部分冰草、田七。“冬季收获后,每天我们都往城里的各个饭店推销自己的绿色蔬菜。现在冰草、田七成了抢手货。”寻英杰说,仅2分多地的冰草和田七,每年就能带来上万元的收益。

随着技术的日益精进和销路的不断扩大,王德亮和寻英杰的火龙果大棚已经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再加上最近新上的火龙果酒等加工项目,种植面积更显捉襟见肘。“年前客户的火龙果订单,我们经常不能按额配发,因为种的太少了,客户太多了。”寻英杰说,现在仅采摘一项就能消耗掉一大部分果子,“所以只能拒接一些订单,扩大规模势在必行。”

新闻推荐

差距“有哪些” 任务“是什么” 工作“怎么干” 金乡“三问三答”提升执行力

本报记者武旭本报通讯员王伟春风轻抚,金乡县数十万亩优质大蒜已经返青;如火如荼,新材料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食品园区、商...

金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