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教育局多项举措助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文化陶冶情操,立德树人有力度
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编辑:陈鸿儒组版:曾彦红校对:周伟佳
专题
T17
本报记者姬生辉周伟佳
济宁市教育局采取多项措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落实中小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堂聚焦、活动拓展、文化熏陶,全方位、多角度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学校育人水平,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金乡县校园京剧走进央视。
聚焦课堂
夯实教育渠道
在北湖第二小学教学楼的文化长廊里,学生们一幅幅含着笔墨香的诗画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北湖第二小学把诗歌教学活动融入到校本课程中,学校保证学生每周都有一节诗歌诵读课,由专任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活动,采取诵诗、唱诗、画诗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诗书气质。
编写以经典诗歌诵读为主的校本教材,学校组织人员完成了1—5年级《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教材的编写、校对和印刷工作,并把校本教材发放到各年级学生手中,方便学生诵读,提高诗歌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我们以优秀传统文化占领课堂阵地,让孩子在学习诗词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济宁北湖第二小学校长贾涛告诉记者,学校把诗歌教学和诗意校园的打造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诗歌校园\’的特色化办学引领文明校园的建设。同时,学校申报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的研究》市级课题,为课堂教学保驾护航。
近年来,济宁市教育局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贯穿中小学教学全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知晓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从长期的经验探索中,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
目前,全市中小学1—8年级按照每周1课时开设《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并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先后编写了《传统文化》、《济宁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走进孔孟系列丛书》和《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读本》等供全市中小学使用,起草了《济宁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指导纲要》,为全市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和指导。各县市区和中小学校结合各地实际,编写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列入学校课程的课时规范开设,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市中小学“全覆盖、经常性、系列化、高效化”。
拓展实践
激活教育生命力
“今日孝进课堂,明朝孝行天下”。近年来,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把“孝文化”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以“孝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不断通过撰孝、学孝、评孝、传孝,达到行孝的目的。
学校通过举行孝文化格言征集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名人名言、名人孝故事,学习学生身边的孝故事;开展“吾爱真理更爱吾师”主题班会;组织师生学习新二十四孝,推进学校孝文化课程化、校本化;同时加大国学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诵读《论语》、《孟子》等经典古诗文中有关孝文化教育的内容,并结合学校实际编写《孝文化教育读本》,作为孝德教育校本教材。
同时,发挥社会孝德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开展“学孝、知孝、行孝”演讲比赛、“孝文化进校园签名仪式”、孝老摄影书画展等形式多样的孝文化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孝之心、孝之行、孝之道。
在实践中培育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青少年思想文化品格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济宁市教育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外化于行。将国学经典教育与德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相结合,组织开展了“书香校园”、“我们的节日”、“我的中国梦”、“节俭养德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小小百家讲坛”、民俗体验、节日认知、经典影视赏评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孝德教育、节约节俭教育等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为全市中小学生搭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平台,在全市中小学校营造了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激发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育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优化环境
营造教育好氛围
走进济宁市南池小学,处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孝德文化气息。在学校孝德文化长廊,“二十四孝”图中经典的孝心故事一一展现;班级廊道内,一个个孝德小故事令人目不暇接;教室门口的橱窗板报,室内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吸引师生驻足品读。
而在济宁市的中小学,像南池小学这样创新校园文化的实例比比皆是。济宁市育才中学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了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励志宣传栏,彰显传统美德;金乡县实验小学在主题墙上手绘京剧人物,走廊上张挂神态生动的京剧脸谱,由外到内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处一景致,一物一精神。环境与文明融合,自然与文化共生。孩子们身处其中,时时接受着文化的启迪,处处感受着文明的洗礼,耳濡目染,德行天成。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所在,济宁市教育局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督促学校加大投入,对校园环境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学校长廊、宣传栏、黑板报、校报校刊、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优秀传统文化气息,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味,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心灵。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济宁市将继续坚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学生教育,把握“立德树人”主线,坚持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精神融合,遵循价值引领、知行并重、创新驱动原则,推进课堂教育、实践感知、环境熏陶、典型引导多举措并重,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中国精神浸润学生心田,增强学生优秀人格塑造能力,使学生胸怀更开阔,性情更优雅。
在宣阜巷,中外学子共同参加非遗夏令营活动。
本报记者李岩松摄
霍家街小学的同学们集体演奏传统曲目《云宫迅音》。
本报记者李岩松摄
新闻推荐
济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地方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通告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切实扫除地方金融领域黑恶势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金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