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蒜农加上“金钟罩”
本报通讯员王伟
5月22日,金乡县鸡黍镇西李村村民王建军把最后一袋子大蒜装上了蒜贩子的车,价格为每斤9毛钱,7亩大蒜一共卖了17000多元。“今年价格不好,从开始挖蒜都是自己干,没敢雇人,勉强够本。”王建军说,村里的蒜还没干透大家伙都陆续地卖了,现在基本上都已卖完。村民们也不全指望种地,村西头的几个大蒜加工厂这段时间又来了不少订单,现在是农忙时节工钱比平时高不少,一天能挣300多元,村里的劳力都想着抓紧忙完地里上加工厂干活去。
附近周庄村的刘海防爷几个没像王建军慌的这么紧,“把蒜先晾干,等等价”。刘海防有三个儿子,除一个儿子在外地打工外,他和剩下的两个儿子都是在大蒜冷藏库“开机子”,爷仨一人负责一座冷库,“这好歹也是个技术活”,年近六旬的刘海防对这份工作比较满意,爷仨一年下来能挣近14万元。
像王建军、刘海防一样,亦农亦工亦商的“三栖”姿态是如今金乡农民最明显的特征。他们农忙时种地,其他时间在家门口加工企业、冷藏库打工或搞大蒜经营。在大蒜这条产业链条上,他们的收益来源早已分布在各个环节上。金乡完整的大蒜产业链条也成为保障蒜农收入的“金钟罩”,蒜价的波动对蒜农的影响逐渐缩小。据统计,2017年,金乡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000元。
金乡县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年均产量80万吨,被评为“全国绿色大蒜标准化生产基地”“首批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出口大蒜约40万吨,2017年大蒜出口值49.8亿元,占全省蔬菜出口值的16.3%,出口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居全国首位。近年来,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蒜深加工,集聚了大蒜加工企业1200余家、大小储藏库3000余座,保温储藏能力300万吨,深加工消耗大蒜约80万吨。汇集了保鲜、腌制、罐头、酿造、发酵、大蒜胶囊、保健食品等大蒜加工全部品类,同时,辐射带动物流、包装、印刷、餐饮住宿等产业快速发展,是大蒜加工技术全、产品全、产业链完备、企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蒜产业区。
为变大蒜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效降低大蒜产业风险、稳步增加蒜农收入,金乡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足了功夫。培育冷链物流“蓄水池”,这个县实施恒温库退城进园行动,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巩固提升全县230万吨贮藏能力,发挥好平抑价格的“蓄水池”作用,把金乡建成世界最大的大蒜贮藏基地和冷链物流中心。突破精深加工“倍增器”,把精深加工作为实现大蒜增值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途径,重点打造了国际大蒜产业园,基本实现了从调味品、到食品、到保健品、再到医药的全产业链生产,大大提高了大蒜的综合利用效率。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大蒜加工企业128家、加工能力110万吨,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市级74家,有力推动了大蒜产业高端精深发展。
金乡县抢抓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重大机遇,加速推进大蒜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大蒜产业和网络经济的同频共振。金乡现已投入运营跨境电商园区,引进乐村淘、买卖惠等一批知名电商平台,建成运营了中蒜大数据,蒜通天下、盛世光明等信息平台也在加速建设,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已经形成,农民坐在家里就可以买全国、卖世界,去年全县大蒜网络零售额达16亿元。
为切实保障蒜农利益,金乡县还不断拓展“农业+保险”探索。金乡大蒜被列入山东省蔬菜目标价格保险首批试点,从2015年至今三年累计投保面积达125万亩,赔付金额近1.2亿元。据悉,今年的金乡大蒜目标价格为1.70元/斤,保费为140元/亩,其中投保蒜农承担40%,各级政府承担60%;今年的金乡蒜薹(手拔蒜薹和刀划蒜薹)目标价格为1.00元/斤,保费为28元/亩,其中投保蒜农承担40%,各级政府承担60%。
新闻推荐
金乡:移风易俗一年为百姓节约6000余万元 ◆村村有红白理事会◆建设公益性骨灰纪念堂◆老调新弹倡新风
金乡县司马镇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宣传材料。□本报记者姜国乐王浩奇本报通讯员陈腾飞...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