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民心 市卫计委驻金乡县夏楼村工作组帮扶工作纪实

济宁日报 2018-05-13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宋仪凯

村民看病难,他把“健康直通车”开到了家门口;村里灌溉难,他把排水渠修到了田间地头……驻村一年多来,市卫计委驻金乡县司马镇夏楼村第一书记胡龙江带领工作组,以村为家,把群众当亲人,帮助村里办成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想干没有干成的事,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夏楼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村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看病难、行路难、灌溉难等难题始终是村民的一块“心病”。在经过深入地调研后,胡龙江暗下决心,再苦再难也要竭尽所能为群众办点实事,解决实际困难,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村民的期盼。

作为夏楼村帮扶干部“娘家”的市卫计委和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多次到村里进行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和群众所思所盼,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当好驻村干部的坚强后盾。为解决夏楼村村民看病难、缺医少药的实际困难,在胡龙江的组织协调下,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10余次组织“健康直通车”到夏楼村及金乡县其他第一书记村开展义诊,6次派出博士专家医疗队伍对夏楼村老党员、烈士家属、对越自卫反击战伤残退伍军人、重症患者入户开展免费治疗;对夏楼村52名全体党员及村民代表免费进行健康查体;安排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免费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培训。截至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派出医疗专家220人次到夏楼村、司马镇以及金乡县第一书记村开展各类义诊和健康查体活动,为5800多名村民进行了免费健康查体,实施心电图、B超、放射、采血等检查检验3600余人次,健康宣传和咨询4700人次,对68名较重患者进行转诊治疗,受到广大村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夏楼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驻村工作组决定逐项帮助村里解决这些困难。市卫计委拨付资金修建了村级集体经济经营场所用于租赁经营和发展光伏产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引来了“源头活水”。村“两委”办公场所年久失修,下雨天连车都进不去,胡龙江筹集资金进行了改造,不仅新建了村“两委”办公场所,还新建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服务中心,极大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方便了群众办事。

由于农田沟渠年久失修,遇到较强降水经常淹没农田,村民对此反映强烈。工作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新建了农田水利设施,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难题。为解决农田灌溉难问题,工作组积极协调争取到“井井通”工程,彻底解决了600余亩农田无水无电灌溉难问题。为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胡龙江利用第一书记专项款,修建入村道路和农田生产道路1500米,打通进村断头路4处,加宽道路1处,硬化生产路2处,夏楼村村民从此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

水渠修好了、路通了,村民的笑脸多了。但胡龙江没有停下来歇歇的意思,又紧锣密鼓的协调资金帮助村里修建村文化广场、篮球场、百姓大舞台,安装了体育运动、健身器材, 现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驻村一年多,工作组争取协调各类项目近10个,折合资金250多万元,夏楼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组还组织开展了“晒家风、树新风、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和“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和植树美化绿化乡村活动,村民文明素质和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新闻推荐

司马镇 让“输血”“造血”同频共振

本报金乡讯(通讯员魏洪森)“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不仅能领到分红金,还能让我在厂子里打工,一年下来多挣1万多块。”正在将大蒜装袋的司马镇南徐庄村贫困户徐保立笑着说道。近年来,司马镇积极探索创新...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