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尊严的守护——记金乡县人民医院急诊科ICU医护团队
■本报记者国文
本报通讯员孟丽韩建
这里离死亡最近,这里离希望最近。这是一个让生命产生奇迹、被人们称之为“生死驿站”的地方。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悄悄把病人的安危放在心中。这里的医生和护士,有着比普通医护人员更多的神秘色彩。近日,记者再次走进金乡县人民医院急诊科ICU,对这个特殊的医护团队进行了深入采访……
走进急诊ICU,映入眼帘的是病房里忙碌而又井然有序的景象:医生仔细检查每位病人的病情,护士在病床间来回穿梭,观察每个病人床边监护仪器上显示的生命体征,或给病人换输液瓶……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里的护士都是从各科室抽调来的业务骨干,具有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应变能力,他们必须做好每位危急重病人的观察、记录、治疗、翻身、拍背、吸痰及吃喝拉撒等生活料理,每一个环节都要特别仔细,精力高度集中。
护士李娜告诉记者,踏出校门时,一位护理前辈曾告诉她,一个护士最大的成功就是让她的患者可以感受到有温度的护理。刚开始她不以为然,直到后来自己亲自经历了一件事情,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有温度的护理。
一次科室收治了一名溺水的患者,患者双肺布满大量湿罗音,为他吸出的是典型的血性痰,而且量特别多。一个夜班,李娜像往常一样帮他吸痰,突然由于吸痰管的刺激,患者猛烈的咳嗽起来,连带着吸痰管和气管插管内的一口血性痰喷了出来,直接喷到了李娜的眼镜片跟额头上,血腥味让她一阵反胃,当她用余光看到不能说话的患者眼神透露出的歉疚与不安,李娜立马微笑着安抚道:“好,你咳得很好,就是这样咳嗽,你的痰才能排出来,你才能恢复得更快,不要紧张。”听到李娜这样说,患者慢慢地缓解了不安与歉疚。就这样日复一日,无论是换针、做口腔护理、还是机械排痰、吸痰时,李娜每次都微笑着与患者交流,并竖起大拇指鼓励患者。患者一天天康复起来,拔管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李娜道谢,“谢谢那个眉毛弯弯,脸圆圆的护士,带管子的时候喷了她好几次,真不好意思,还有她的笑容跟手势让我感觉很温暖。”患者拔管后第二天就转到其他科室治疗了,李娜因为排班,并没有见到患者,听到同事转述的话,李娜心里异常感动,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有温度的护理。它不是古板的规定,也不是机械的熟练操作,更不是基础护理学中的千万张白纸黑字,它来源于一个轻轻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轻轻的抚摸。只有心里充满爱的护士,才能为患者带去有温度的护理。
记者看到急诊ICU病房里到处都是仪器,病人身上插满了各种导管,好多病人需要呼吸机帮助呼吸,仪器滴滴响。与普通病房不同,急诊ICU为24小时无陪户病房,进入这里的病人,大多都处于半昏迷、昏迷状态,家属又不能陪在身边。所以,急诊ICU的医护人员必须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状况,发现异常后,第一时间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前不久,患者李某因头部、左下肢外伤入住医院骨一科,诊断为左股骨骨干骨折、头外伤,患者出现意识模糊,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患者脑梗死,转入急诊ICU,此时,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无法与医护人员沟通。郝爱青护士交接班后发现患者左脚脚背肿胀比之前严重,颜色青紫,用手触碰发硬。查看病历,发现患者没有进行左脚拍片检查,结合患者症状考虑,患者存在左脚骨折可能,于是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建议拍片检查,在与家属沟通后,为患者进行床旁左脚DR正斜位片,结果显示左脚4、5跖骨骨折,随后立即通知骨科医生为其制定新的治疗计划,家属非常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给予了急诊ICU极高的评价。
急诊ICU主任王磊告诉记者:“当面对一个个急危重症患者在生死线上挣扎,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脑子里想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留住病人的生命和尊严。”周甜护士长说:“急诊ICU护理无小事,每一步都与病人的安危息息相关,我们力求做好每一步。”
一个个危重病人命悬一线地进来,平安顺利地出去,金乡县人民医院急诊ICU的医护人员通过奋力拼搏和不断超越,用自己的一颗颗妙术仁心,织就了一串串动人的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金乡县法制办切实采取多种措施,着力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行政执法行为取得新提升。强化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法律素养,不断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切实...
金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