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的温暖港湾

济宁日报 2022-04-12 07:54 大字

本报记者王雁南梁琨摄影报道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不仅渴望融入社会、展现自我,更希望过上和健全人一样幸福的生活。但作为弱势群体,他们不得不面对就业难度大的现实问题。解决好残疾人群体的就业,就关系到残疾人及他们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

在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就有这样一处工厂,开创了全国多层工业无障碍厂房的先例,为残疾人营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也由此带领他们以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向命运抗争,靠自己的双手书写着美好未来。

百余名残疾人在这里端起幸福“饭碗”

4月6日上午8时,位于嘉祥县北部的手套产业园内,天久工贸手套厂的工人们经过测温、消毒后陆续进场,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生产作业。

一如往常,36岁的尹伟伟推着轮椅“步”如天久工贸的多层工厂。他的工位在三楼,今早因汇报工作要到二楼车间,他双手推着轮椅,沿着无障碍坡道缓缓上楼。尹伟伟一边双手发力推轮椅一边与记者聊着:2010年,他因受外伤瘫痪以来,心理上也受到重创,消沉了数年。3年前,经过康复有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的他,来到天久工贸做外包装工作,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这份工作,不仅让我找到了自立谋生的人生价值, 更让我拥有了融入社会的社会存在感,这是一种满满的幸福感。”

在天久工贸手套厂,像尹伟伟一样的重度残疾的工人有3名,其他各类残疾人18人。“天久工贸欢迎各地残疾人朋友,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健全人能做的,我们残疾人也能做,健全人做不了的残疾人也能做。”年近六旬的公司董事长李宪庆,因在一岁时患有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落下终身残疾。自幼不服输、用功努力的李宪庆,经过数十年的打拼,事业越做越大,但帮扶残疾人的初心从未忘记。

“哥哥精神分裂症发病,80多岁的老母亲也需要人照顾。厂里得知后,同意我在家里生产,这样一来,不仅保住了我的生活来源,还能照顾家人。”53岁的刘法董感激地说,自己20多岁时患病致残,与有病的哥哥和老母亲相依为命。来到天久工贸参加工作后,他不仅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公司还安排专业人员为他修缮了家里的房屋和院落,逢年过节还有慰问品和慰问金。“这份关怀和恩情终生难忘。”刘法董说。

为照顾像刘法董这样家境贫寒又遇到实际家庭困难的残疾工友,公司充分发挥产业优势,采取“中心工厂+卫星工厂”经营模式,依托“中心工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周边乡镇开设“卫星工厂”,采取“送货厂到户到人,加工后企业收回”的专车专人上门收货送货等形式进行帮扶。据了解,目前已辐射带动嘉祥5个乡镇、23个辐射加工点、120余户3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陆续安置肢体残疾、听力残疾等不同残疾类型工人160名。

全国首栋多层无障碍厂房在这里启用

正因为身有残疾,李宪庆更懂得残疾人需要就业,需要一个无障碍生存环境!

2000年左右,李宪庆与几个朋友一起筹建天久工贸手套厂,并在公司安置了不少残疾人就业。“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感受到,并不是残疾人不想靠自己的双手谋生,而是他们适应不了常规工厂的软硬件环境。如果能建设一个无障碍厂房,就能让残疾人游刃有余地工作。”2013年,嘉祥县要高标准规划建设手套园区,这时,李宪庆提出“要建设高标准无障碍厂房”,但当时全国都没有这样的无障碍厂房,不仅没有建设图纸、没有建造经验,还要较一般厂房多出15%的投资,但李宪庆就认定了“要建就要建设高标准无障碍厂房。”经过多方奔波努力,终于得到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在住建部无障碍首席专家吕小泉博士、中国肢残人协会常务主席王建军多次现场指导下,2015年,全国首栋多层工业无障碍厂房在嘉祥县建成了,由此,不仅填补了国内和国际此类建筑的空白,也成为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残疾人人权的窗口、国内残疾人就业的示范窗口。

“公司关怀体现在细微之处,洗手间没有入口门槛,洗手台也做了压低处理,每个洗手间内都设置有无障碍报警器。”先天脊柱残疾的梅永菊说,在这里工作生活都十分顺手、贴心和安全。

“我们手套产业园有两栋厂房,均配备残疾人专用电梯和无障碍坡道。另外,一楼大厅停放着备用轮椅、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所有插座都被安放在低处……”女儿李娜留学归国回到父亲李宪庆身边,接续完成父亲的助残事业。她一边带领记者参观无障碍厂房的辅助设施,一边深有感触地说:“前段时间,我不小心崴了脚,不得不坐轮椅上下班。那时,我才真正感受到无障碍厂房是有多么重要!这不仅是为了让残疾人工友舒心工作,更是社会对他们的一份尊重和关怀。”

残疾工友在这里重获灿烂人生

天久工贸公司不仅为残疾工人提供了无障碍厂房的硬件,为鼓励残疾人积极就业,公司还为残疾人制定了工作激励制度。李娜介绍,在薪资体系中,公司充分考虑残疾人与健全人的不同,为每一位残疾员工在原工资的基础上每人每月给予300元生活补贴。为激励残疾员工积极工作,对计件工资超过500元的残疾员工公司再额外奖励100元,1000元的残疾员工再额外奖励200元,以此类推月工资每增加500元多奖励100元。

“就是为了激励他们自立自强。”李娜说,为使入厂残疾人尽快掌握生产技术,他们还有针对性的手把手的岗前技术培训,鼓励他们参加职工技能竞赛,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充分照顾外地残疾工人,公司还提供免费食宿,并为他们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宿舍外还建有电脑娱乐室、图书阅览室、机体康复训练场和残疾人无障碍厨房,让员工在闲暇时间可以锻炼自理能力,通过运动和阅读来提高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

2017年,公司又利用厂里的办公场所与嘉祥县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建立起山东省首家济宁肢协嘉祥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为脊髓损伤者提供了一个集治疗、康复、技能培训、就业为一体的服务场所,搭建起了医院、残疾人组织、企业、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有效桥梁,实现了机构训练和医院康复治疗相结合、专业指导与伤友互助相结合、就业技能训练与辅助性就业相结合的新型康复就业模式。目前,“希望之家”伤友累计参加徐州马拉松、济宁廖河新区国际半程马拉松等赛事6余场,均获得优异成绩。2019年10月希望之家伤友代表山东参加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轮椅马拉松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为山东省脊髓损伤者走出家门步入社会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新闻推荐

嘉祥“嘉育新父母课堂” 火爆开讲

本报嘉祥讯(记者李允通讯员乔培培)“这堂课太及时了,太有用了!最近孩子逆反,我们娘俩闹得不可开交,我觉得自己都要崩溃了。听了...

嘉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