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清水润城乡 嘉祥78万居民用上“安全水”

济宁日报 2021-10-14 09:40 大字

本报通讯员冯建喜

嘉祥县坚持将饮水安全作为重大民生工程,聚焦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工作思路,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对水源、水厂及供水管网等工程进行提升改造,实现了城乡居民用水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安全保障。2019年,嘉祥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经验做法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优化水资源布局,构建水源安全保障体系。委托山东省水科院编制了《嘉祥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聘请水利部灌排中心专家进行审查指导。优选任店等5处水源地,新打水源井28眼,供水水量达到7.6万方/天,经第三方机构检测106项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有效解决了水源保障问题。

完善输配水网络,构建供水工程体系。嘉祥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着力构建全县一张水网,铺设供水主管网510公里、村内管网4863公里,实现城区及13个镇(街道)536个村通水运行,受益群众78万人。县供水公司负责水厂至村头以上管网的运行维护,镇街、村委负责村内管网的使用维护,分级负责、分段管理,共同做好农村供水工作。初步实现了城乡供水“同质、同网、同源、同服务、同监管”的目标。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嘉祥县举全县之力全面推进。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调度,压实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并把各镇街工程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综合考核。规范原有水厂,营造城乡供水一体化环境。研究制定了《嘉祥县农村饮用水厂规范治理实施方案》《嘉祥县农村农村公共供水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加快整合农村小水厂,为供水工程稳妥有序实施创造良好环境,采取二级供水管理模式,鼓励其成立供水服务公司,纳入全县供水一体化管理。多方筹集资金,破解城乡供水一体化瓶颈。县委、县政府多渠道筹集资金,紧紧抓住国开行、农发行大力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大力度争取政策贷款,争取资金4.74亿元,有力保障了规划的实施。严把质量进度,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工程推行质量终身负责制,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及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要求,严把工程设计、产品准入、工程监理和工段验收四道关口。创新实施义务监督员制度,聘请有威望的村民代表为义务监督员,对工程施工实行全程实时监督。

保障饮水安全,构建政府监管体系。嘉祥县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积极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一张网格局,从建设运营、统一管理、集中维护、保障安全等方面入手,从2020年起,积极探索逐步改革原有的县水厂、镇村、用水户的三级供水管理模式,实现供水企业直供到户、直管到户,规范公共供水秩序,降低供水成本。

嘉祥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以优质水源为依托,水龙头直接通到农家小院,让农村群众享受到城市“水待遇”,城乡共饮一碗便利水、干净水、便宜水,直接受益群众达78万人,彻底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极大提升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闻推荐

大张楼镇 网格化治理乡村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李鹏)大张楼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通过细化网格、长效管理,实现“村划片、片建网、网有人”的乡村治理格...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