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屋”温暖大爱

济宁日报 2021-09-14 07:53 大字

本报记者梁琨

本报通讯员党庆昌李超

家住嘉祥县万张街道的灿灿、森淼姐妹俩,母亲视力一级残疾,全家靠父亲打工和低保维持生活。之前姐妹俩同父母一同居住,没有自己的空间。2021年7月,属于姐妹俩的“希望小屋”建成后,她们不仅有了自己学习生活的房间、书桌、衣橱,还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姐妹俩性格开朗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今年,像灿灿、森淼姐妹俩这样的“希望小屋”,嘉祥县将建成115处,让更多困境儿童拥有自己专属的“希望小屋”。

“希望小屋”工程是民生大事、民生好事。2020年以来,共青团嘉祥县委贯彻落实团省市委关于“希望小屋”关心困境儿童项目要求,立足县情团情,紧扣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聚焦困难少年儿童常态化帮扶和全周期服务,紧抓“调研-摸底-规划-筹资-建设-验收-增效”主线,全面实施希望小屋工程。

“前期经过三轮摸排,经由镇街帮扶责任人初步摸排、镇街团干部联合扶贫办开展深入摸排后,再由团县委组织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成立调查组,对照全县低保、残疾家庭等台账数据,对建档立卡贫困之外的各类型困难家庭再调研、再梳理、再摸排、再筛选,决定在全县建设115处‘希望小屋’。”共青团嘉祥县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全面动员基层团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心社会团体、各界群众参与爱心捐款,持续拓宽资金筹集、强化项目建设、创新项目运行;并建立了各镇街、县微公益协会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村“两委”主体作用,提供日常关爱、掌握贫困户及儿童思想状态,对接施工队做好施工辅助工作。截至目前,嘉祥县已建成验收72家希望小屋,正在建设10家,今年底将累计建成115家。

据了解,在完成希望小屋“前半场”的建设任务后,嘉祥县按照“建成一间、验收一间、结对一间、服务一间”原则,联合县供电公司、县微公益协会打造“爱心妈妈”“微爱妈妈”两个品牌项目,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假期陪伴、心理疏导等服务;组建一支“企爱心”希望小屋志愿服务队,帮助监护人就地就近就业。同时,组织多种力量、用好多元渠道、统筹多方资源,陆续开展了“红领巾共建希望小屋”义卖、“共建嘉祥希望小屋 共筑困境儿童梦想”“希望小屋”义演、“我为青少年办实事”献爱困境儿童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

新闻推荐

嘉祥农商银行 优质金融服务进企业

“真想不到办银行卡这么方便,不用去网点就能办理,农商银行服务效率真是太高了”。张大姐高兴地说。张大姐是嘉祥县某鞋厂员...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