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城乡同饮一碗水

济宁日报 2020-12-09 13:42 大字

本报记者 武旭

本报通讯员 李超 屈昂

拧开水笼头,干净的自来水即时喷涌而出,对城市居民来说习以为常,但对于嘉祥县万张街道曹庄村村民李巧莲来说,却是十多年的期盼。今年10月底,随着满硐镇韩沟村的自来水管网顺利通水,覆盖嘉祥县境内城乡供水工程正式竣工,全县536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3年规划建设,5.9亿元的投资,1500名工人的奋战,5000余公里的供水管网正为嘉祥县78万人民构筑起守卫饮水安全的堤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写下新的注脚。

“一碗好水”纾解民生之困

嘉祥不缺水,但缺少高品质的饮用水。由于地质上受到黄泛冲击的影响,嘉祥的地下水水质普遍偏硬,南部山区部分乡镇还存在金属、矿物元素超标等问题,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早在2004年,嘉祥县就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开展乡村自来水管网的建设,并于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但受限于当时的资金和技术能力,乡村自来水管网的建设水平不高。“当时主要的任务是解决有无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建设,我们形成了以乡镇自来水厂为主力的供水格局,初步形成乡村自来水供应体系。”嘉祥县水务局局长陈忠服告诉记者,经过十多年的运行,当年修建的供水管网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管网老化,跑冒滴漏严重;水压不足,难以满足群众洗浴等要求;水质下降,难以适应近年来的新国标;供水时断时续,部分地区群众日常生活需要蓄水使用。

“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之一,如果我们不为群众解决这个问题,又何谈实现乡村振兴、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陈忠服告诉记者,在嘉祥县看来,“水”不能再成为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一道坎”。

2017年,嘉祥县下定决心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整体思路改造农村自来水供应体系,解决制约民生多年的“水”困。

守护百姓“饮水安全”

工程建设要“破题”,资金成为第一个难点。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嘉祥县的财政并不宽裕,而按照规划,整个供水管网的长度,勘探、物料、人力等建设所需资金堪称巨大。

“为了保证建设所需的资金,我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利用政策工具,多渠道化解资金瓶颈。”陈忠服表示,嘉祥县紧紧抓住国开行、农发行大力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大力争取政策贷款,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专款专用和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最终,嘉祥县通过政府主导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经过一年的地址勘探,嘉祥县在梁宝寺镇和大张楼镇选取了两处水源地,新打水源井28眼,供水水量达到7.6万立方米/天,经检测106项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有效解决了水源保障问题。为把水源地的水供应到全县,嘉祥县建设了510公里的供水主管网,并在沿线修建了6个水厂,通过接力加压的方式让水入镇、入村、入户。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嘉祥县铺设供水主管网510公里,支线及毛细管网4800余公里,构筑起一道守卫饮水安全的堤坝,实现了城乡自来水“同管网、同水源、同标准、同管理”。

一手抓建设、一手保供应,将工程建设对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是嘉祥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中“民本”思路的另一种体现。为应对突发状况,水利部门还在村里设置了临时取水点,出动多辆运水车在村庄待命,满足群众的用水需求。

未雨绸缪,长远规划。面对地下水资源利用日渐收紧的趋势,嘉祥县依托煤炭塌陷地治理,规划建设蓄水量1380万立方米的平原水库。

“小康社会”成色更足

万张街道曹庄村李巧莲大姐,一提到现在的自来水,就乐得合不拢嘴。“没法比,现在的水好,烧水没有水碱,我们家净水机都不用了。而且24小时不间断供水,再也不用大缸存水了。”

说起今夕对比,李巧莲格外感慨。她所在的曹庄村之前也是依靠附近的小型水站供水,水质差、供应不稳定,每天只能保证几个小时的供应,村里的居民只能家家户户准备一个大水缸蓄水。“特别是到了夏天,水压上不去,家里的太阳能半天打不满,我都是趁着半夜用水的人少,才能把太阳能打满。现在水压足,想啥时候打就啥时候打。”

同样感慨的还有曹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殿斌。他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水质差,村里家家户户都买了饮水机,每年更换滤芯的钱就要三四百元;水压不足,想用太阳能洗澡,家里得配一个小型加压泵,又得100多元。“水质不好,滤芯更换就快,加压泵磨损也大。要是家里人多,滤芯得一年换两三次,加压泵也得一年一换,这一算下来得700元左右。”张殿斌表示,在以往曹庄村,群众每年的供水“硬件”费用远远超过了水费本身。而这一切,都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顺利竣工而成为了历史。

民生工程,不仅要建好,更要用好、管好。“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是嘉祥县在供水运营上的总体思路。嘉祥县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安装无线远传智能水表及1C卡智能水表占总量的90%,在开通线上支付的同时,针对老年人活群体开通了代缴服务和供水服务站现金缴费。以建设建设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供水系统为目标,投入1000万元建设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信息中心,对全县水厂、水源地及供水管网的流量、水质、水压等数据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供水故障,维修人员2小时内到位抢修, 12个小时内完成任务。

“可以说,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顺利竣工,是嘉祥县近年来遵循民本思想、建设民心工程的生动写照。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将继续结合民意‘5’来听行动的具体要求,倾听群众呼声、办民心实事,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亮。”陈忠服对记者这样说。

新闻推荐

嘉祥手套产业云展会签约41.2亿元

□记者吕光社通讯员李超屈昂报道本报嘉祥讯11月16日,2020中国手套产业云展会在曾子故里嘉祥县举办。本届云展会共邀请...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