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奔流爱无疆 写在《献血法》实施22周年之际

济宁日报 2020-09-30 09:54 大字

本报通讯员宋建光本报记者孙士全

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是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的法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1997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0年国庆前夕,济宁市中心血站、街头的流动采血车,人头攒动,不少爱心人士以无偿献血的方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献礼。正在献血的高女士说:“国庆节献血有纪念意义,和平年代虽然不用抛头颅洒热血,但捐献血液同样可以挽救别人的生命。”在北京帮女儿的苏先生国庆假期前回到济宁,想到的是无偿献血,这亦是他13年里第26次参加献血。许多人由于工作原因,抽中午下班的时间来到了流动采血车或爱心献血屋。

无偿献血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奉献爱心紧密相连。从有偿献血、指令性计划献血到自愿无偿献血,从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到临床用血全部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者,济宁市的无偿献血事业稳步发展。如今,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无偿献血义举已在全市蔚然成风。从各级领导到普通百姓,从土生土长的济宁人到外来务工人员,成千上万的人加入了这支爱心奉献的大军——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关爱他人,拯救生命。用无偿献血的方式纪念长大成人、结婚、升学、参军——济宁人的新风尚已成为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面镜子,透过献血这个“窗口”,映射存储济宁城市文明建设的进步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生命因你奔流不息

血液是生命和健康之源,输血更是现代医学治病救命的重要手段。疫情中的重型感染者、急症出血患者、血液病患者——他们迫切需要血液来维持和延续生命。在人造血液还没有制造出来的今天,临床用血,只能来自健康人体。 关键时刻,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站出来了:

今年8月25日是“七夕节”,教师卢全明和陈杰夫妇已连续数年以献血的方式庆祝“七夕节”,他们在无偿献血这条路上也相伴20余年。嘉祥县国税局的侯家良,20多年无偿献血,8月9日是他60岁的生日,在生日前他最后一次捐献机采成分血。他说:“想到我的血液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为他们带去生的希望,心里就会升起满满的荣誉感。年龄因素今后不能献血了,以后我还可以参加志愿者服务,宣传无偿献血知识,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在济宁凤凰怡康医院工作的年轻护士王佳鑫封闭管理,两个多月第一次走出医院的她,是赶到血站奉献“熊猫”血。她说:“血站打电话,医院有一位病人急需我这种稀有的血型,等待着我的血液来延续生命,我一定要来!” 今年1月2日,曲阜市小雪镇南雪村孔祥岑与妻子、儿子、儿媳及孙女一家5口人,上了献血车,经过体检、初筛,孔先生及儿子、儿媳妇符合献血要求,3人当场献血各200毫升。

炎热夏季,高温天气导致街头献血人数减少,而临床用血量却居高不下,市中心血站党总支书记、站长孔凡生了解情况后,在7月28日参加了无偿献血。他每年定期两次参加无偿献血。在他的带动下,全站凡符合献血条件的职工全部参加过无偿献血,其中85人献血量达2000毫升以上,60人达到了国家奉献奖的标准。检验工作人员高艳茹一直想献血,但因流动采血车早出晚归接待爱心市民参加献血,一直未能抽出时间,因天气不好采血车早回来一会,忙完交接的她旋即走进采血室,撸袖献血400毫升。护士郭慧近几年因怀孕、生孩子不能够参加献血,现在给孩子断奶了,身体也恢复了,她又加入到献血者队伍中。无论是血站护士还是医生,无论在一线还是在后勤工作,他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验证了“献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无量”的科学道理,用热血为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

让“热血英雄”感受关爱尊重

早在1996年,济宁市政府就以市长令的形式颁布并实施了《济宁市血液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无偿献血的公民终身享受无限量免费用血,其不享受公费、劳保医疗的直系亲属(配偶、子女、父母),因伤病医疗用血时,免费享受与其无偿献血等量的医疗用血”,实行“一次献血终身受益;一人献血 全家受益”的优惠政策。2018年12月,济宁市卫健委制定了《济宁市无偿献血者及其受益人用血费用报销工作管理办法》,再次明确了“一次献血,终身受益”的用血费用报销原则,同时延长了无偿献血量累计计算时间,扩大了无偿献血者受益人范围,进一步拓展了服务空间,给予无偿献血者及其受益人最大的优惠。

政府财政部门对无偿献血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全额用于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最大程度上保护了献血者的利益,使无偿献血者优惠用血政策切实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为2万余名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报销用血费用2400余万元。仅去年,就为2205名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报销用血费用257.5万元,济宁市的优惠用血减免政策,切实体现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公益属性,优惠用血政策深入人心。

方便高效管理规范

多年来,济宁市对采供血机构严格监管,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改善采供血环境,确保血液质量,优质高效服务广大无偿献血者。2006年投资兴建了新的采供血业务大楼,业务大楼面积7300平方米。2011年又投资兴建了集采供血、血液研究和献血者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综合业务大楼,业务大楼面积达1万平方米,从根本上改善了采供血环境,为献血者提供了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近4年来先后投资近4000万元购买大型设备共近百台(件),形成了血液的采集、制备、检验、质控、运输、计算机管理6大硬件设备系统,从资源配置上保证了血液质量。血站建立了电话语音自动查询系统、短信平台向每位献血者反馈献血信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公开电话、电子信箱等形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定期进行服务满意度测评,认真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为进一步服务广大无偿献血者,政府投资近300万元购买了6部大型流动采血车,在健康路、红星中路、邹城太平西路、邹城平阳西路建立了4处爱心献血屋;在济宁城区和县市区繁华路段,设立了12处流动采血点,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了极大便利,爱心群众闻讯前来献血,有效保障了济宁市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

据统计,济宁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逐年增长,今年全年临床用血量预计要超过29吨,这就意味着需要近10万人次参加献血才能满足患者临床用血需求。为使医疗机构更加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济宁市已逐步形成了以采供血机构为中心,以医院输血科为纽带的覆盖全市的采供血网络。同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行业规范,切实加强临床用血规范化、合理化管理。市医学会输血专业委员会每年召开专题学术报告会和培训班,聘请省内外专家讲授临床科学输血的相关知识,提高临床医师科学、合理用血意识。由卫生行政部门、血站、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输血专家指导组,定期开展对临床用血的指导检查、临床输血工作的调研分析、合理用血的评价指导,并针对问题进行点评,促进医院整改。同时,加强采供血机构与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网络化建设。建立了血液订购、血液入库、血液溯源、输血申请、交叉配血、发血、输血反应记录、临床退血8个模块的信息网络流程,医院使用软件系统申报和预约用血。最大程度减少了可能出现的差错,保证每一袋血液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奠定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作为一项宏伟的生命工程,无偿献血必须建立在群众广泛参与,全社会合力支撑的基础之上。为了调动广大爱心市民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性,2009年成立了济宁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大队,成员大多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他们在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身说法,阐明“献血有益健康”的道理,更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便于群众理解和认可。为普及血液生理知识,2006年,血站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第一个“无偿献血科普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广泛宣传献血知识。目前,该基地已成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济宁学院等驻济高校的德育教育基地,成为高校学生了解无偿献血的一个重要“窗口”。针对农民无偿献血知识较为匮乏的情况,流动采血车定期到乡镇进行宣传,通过海报、宣传栏的方式向农民宣传血液生理知识,开发潜在的无偿献血者。2000年,组建了主要由公务人员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报名参加的近千人的应急献血队伍,以应对特殊情况下的医疗用血。通过长期细致的工作,建立了35000人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3662人的机采成分血队伍和2097人的稀有血型(RH(-))献血者队伍。这些应急献血者队伍的建立,从根本上保障了临床患者不同种类的用血需求,也为有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血源保障。

迄今,济宁市已连续6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各类奖励120余项。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济宁市的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千人口献血率达到16‰,远超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千人口献血10‰的标准。越来越多的爱心公民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以自己的热血和真情为更多同胞的生命保驾护航。

血脉之情大善大美,无私真爱至高至纯。

新闻推荐

嘉祥县人社局 上门救助送服务 撑起群众保护伞

“社保局的领导不仅来医院看望我们,还给送来了急需的轮椅,真是太感谢了!”近日,在嘉祥县平安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工伤职工任先...

嘉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