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创新社会治理 服务群众诉求

济宁日报 2020-09-18 06:50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王宇

在嘉祥县“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调解室,调解员正在为因土地合同发生纠纷的两名群众进行调解。

现场调解员和法律顾问耐心听取两名群众反映的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两名群众解释相关法律法规,与双方深入细致沟通,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以前我们多次协商都没有协商好,而这一次,司法所和法律顾问把我们的土地解决好了。”多年积压的矛盾,通过“和为贵”调解室化解了,了了村民王秉龙的一桩大心事。

为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打造和谐信访,嘉祥县深入建设“和为贵”调解室,在13个镇街和559个村分别设立“和为贵”调解室,发挥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法律工作者和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群体作用,充实调解员队伍,妥善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本身就是村里人,常年住在村里,对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熟悉,发生在村里的一些小矛盾小纠纷,我主动介入调解,化解一批婆媳之间、夫妻之间、妯娌之间、邻里之间的矛盾和家庭内部的大事小情,有效地维护了家庭团结。”嘉祥县纸坊镇调解团成员张秋霞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嘉祥县不断探索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的科学机制和有效办法,坚持以组织网络建设为支撑,建立健全以县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为龙头,镇(街)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主导,村居(社区)调解室为骨干的三级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平台。县镇两级整合纪检、司法、住建、农村农业、自然资源、民政、人社等部门工作力量,开展联合接待、联合调处、联合化解,实现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村级充分发挥网格员、信息员、驻村民警、老干部、老党员、红白理事会成员等作用,调解群众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数字化,完善开发嘉祥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为每名网格员配备“社区E通”终端,将各种信息依托网格统一收集汇总分理,促进信息互联共享,实现基层治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今年以来网格员共收集发现各类事件9621件,已解决9534件,办结率99.1%。

同时,通过不断丰富完善民情恳谈、干群说事等群众工作经验做法,嘉祥县在全市率先实施平安周例会制度,坚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搭建起事前、事中、事后收集、化解矛盾纠纷的县、镇、村三级群众工作平台。县级平安周例会重点解决基层不能化解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镇(街)平安周例会主要是对辖区内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集中分析研判,落实包案领导、责任人、调处措施和化解时限;村级平安周例会主要是调解邻里纠纷,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预警上报。自2017年11月施行以来,全县共收集研判婚恋家庭、抚养继承、土地宅基、经济借贷等各类矛盾纠纷1576起,有效化解1498起,化解成功率达到了95%。此做法日前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

“嘉祥县‘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将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速办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机制,及时为群众反映问题,实现群众诉求,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嘉祥县信访局局长夏磊表示。

新闻推荐

整治环境建起“口袋公园”

□记者王浩奇通讯员路敦明董波报道本报嘉祥讯连日来,嘉祥县马村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按照“五清一规范一消...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