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创业园”孵化脱贫希望

大众日报 2020-06-08 09:53 大字

□孟一 李超 报道6月3日,丁柱稳(左)正在自己的小店进行电车维修。□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张养练 李超

6月3日中午,当记者来到位于嘉祥县纸坊镇石蜡屯村村口的电车维修点,建档立卡贫困户丁柱稳正忙着修理电车损坏的部件。虽然接近35度的高温像浇水一样把他全身的衣服都浸在了汗液里,但每年六万多元的收入,还是让丁柱稳那沾上了黑色油污的脸上绽开了大大的笑容。

“虽然是小本买卖,但现在的修车生意好得很,俺也好歹算是个创业者了,以后有的是好日子呢!”提起靠着他一个人打工养活一家4口的过往,丁柱稳如今已经没了愁容。创业,让整个家庭重燃起脱贫致富的希望。而引领他一步步走上创业脱贫之路的,正是嘉祥县广泛推广的“工友创业”脱贫行动。

曾几何时,“创业”对丁柱稳而言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2013年,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入职扶贫企业济宁宏迪车业有限公司。在扶贫车间“一对一”零基础技术培训下,他在“以工代学”中渐渐掌握了电车维修和销售方面的技术,并很快拿到了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

“丁柱稳不仅工作吃苦耐劳,还非常注重学习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是个创业的好苗子。”发现丁柱稳个人特点的公司工会主席张瑞芳,决定利用公司拓展开设售后服务店铺的机会,将其作为“工友创业”项目之一进行孵化。

有过创业经历的人都知道,最难熬的阶段莫过于千难万险的项目初创期。丁柱稳虽在公司的帮助下做起了自己的售后维修点,但因为缺少必要的启动资金,他连怎么弄来最基础的维修设备和部件都不知道。对此,张瑞芳按照“工友创业”扶上马还得送一程的宗旨主动和公司协商,决定采用月初供货、月底结账的方式进行帮扶,不仅使丁柱稳的项目在低投入状况下先转起来,还能保证他手中不压货,降低了创业风险。

“简单地说,就是我先从公司拿配件用于车辆的维修养护,等维修费用到账后我再给公司结算配件费。”丁柱稳直言,不用在没客户、没生意的状况下硬着头皮采购配件,可以专心地做好小店运营。而在济宁宏迪车业有限公司,已有6名贫困户像丁柱稳一样,在专业的创业扶持下走上了创业之路。

因为广泛参与扶贫事业,2019年,宏迪车业正式入选嘉祥县“工友创业园”,成为产业脱贫中的一股中坚力量。嘉祥县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黄存才表示,“工友创业”模式实际是一种吸纳贫困户就业和带动贫困户创业脱贫的系统性办法,政府主要起到主导引领作用,并充分借助市场的手,提升创业项目孵化的成功率。达到活动标准的孵化企业可获得“工友创业园”称号和资金、政策等相关扶持,目前达标企业已有12家。

临近采访结束,丁柱稳乐呵呵地介绍,随着维修点业务的发展,他已开始自己招收员工了。为了回馈“工友创业”行动,他还从村里招聘了同为贫困户的聋哑人王永珍。如今,王永珍已经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每天能拿到80元的工资。

新闻推荐

韩金峰来济宁市 开展专题调研 张继民陪同

本报济宁5月27日讯(记者孙逊通讯员刘楠)5月26日至27日,省政协副主席韩金峰带领省政协调研组,围绕“制定《山东省大蒜产业发展...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