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帚的发明纵观济宁防疫驱病历史 朱承山

济宁日报 2020-06-07 07:23 大字

早在古代,济宁先民就已意识到卫生与防治疫病的关系,并开始注重环境卫生。

夏代“门卫”就做“值日生”

夏代国王少康从小长在任城,发明了扫帚、条帚、刷帚等卫生工具。秦汉时期,“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更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

在任城、嘉祥、微山、邹城、兖州等县市区的画像石中,已发现了大量的“拥慧图”,“慧”即扫帚。这些图大都刻于墓门的石扇之上,一门卒怀抱扫帚站立门旁是常见的形象,说明门卫打扫卫生古已有之,这当是反映汉代人讲究卫生的写实作品。

最迟周代人工厕所连体猪圈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殖,人口的密度不断扩大,筑造专门厕所以强化卫生环境已是人们的共识。至迟在周代,济宁先民已有了人工厕所。到春秋战国时期,城镇乡村的居家置备厕所已得到普及。

围栏养猪的卫生习惯也在这时形成。猪圈、厕所连为一体的“连茅圈”陶质模型,在济宁大部分县市区均有发现。这种构造的猪圈厕所布局,不但有利卫生,而且可以积肥肥田,一举两得,并在更大的空间中净化了环境。直到现在,济宁农村依然将猪圈与厕所规划在一起,远离居室,最大限度避免了人畜粪便对家居的污染,预防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秦砖汉瓦时代就有“济宁蚊帐”

秦汉时期,济宁先民中的富有者,已经使用了蚊帐,隋唐时期已使用了通风透气的轻纱蚊帐。这种直到今天仍被广泛使用的居家物品,阻止了蚊虫的叮咬,也就阻止了许多疫病的发生。这也说明,古代济宁人已经发现蚊虫叮咬的危害了。

汉晋植物香熏净化空气

在古代,济宁先民还利用野生植物净化空气,驱除蚊虫,减少疾病。济宁境内的曲阜、泗水、邹城、兖州、嘉祥、城区等县市区,都曾出土过汉晋时期的香熏炉、博山炉。这两种炉都曾是古人燃烧香料、香草等植物,施放烟气,改善室内空气条件、驱逐蚊虫的工具,常用的香草如艾叶、薄荷、苦蒿、蚊香等。

王叔和传染病学巨著《伤寒论》

济宁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名医,有的在防疫病学方面作出过卓越贡献。魏晋脉学大师王叔和(公元201—280年),曾任职太医令,他不但对脉学有重大贡献,对防疫病学也有杰出贡献。我国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伤寒论》,就是由王叔和将张仲景的手稿《伤寒杂病论》分出一部分,整理、补充而成的,手稿中的另一部分则定名《金匮要略》,流传至今。《要略》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并配有药方;《伤寒论》以论述各种外感热性病为主,共5万多字,收录防治方法397个,112个处方,应用药物达80多种。

宋代赵开美得了伤寒病,病情相当严重,医者林亿稍施小技,即药到病除,追问时,林亿则答曰:“王叔和的方子只用其一二。”赵开美佩服书中疗法的神奇,于是,巨资刊刻《伤寒论》等书稿,这是最早的版本。

中国流行病学在古代分为两大学派,即伤寒派与瘟疫派,王叔和则是伤寒学派的开创者之一。两派虽观点有异,但对病原的分析却是一致的,即风、寒、暑、湿。至16世纪,法国人用显微镜发现了病原菌,1940年人们又发现了病毒,微生物是流行病的传染源才得以确认。虽然张仲景、王叔和等古人与现代人对病原的分析尚有差距,但他们对流行病防治的贡献仍是巨大的。

济宁名医防疫经验薪火相传

除王叔和外,济宁域内的不少名医也曾为防疫驱病积累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著书立说。产生影响的有清代汶上县名医张裕诺,著《温热密旨》;济宁朱成麟,著《温病集腋》;曲阜陈颖初,著《伤寒杂病论考》;邹县尹方远,著《伤寒易解》;还有民国年间嘉祥张天民的《伤寒明理》、刘大元的《喉症要略》,济宁王世祯的《二十四季伤寒论方解》、颛孙镜明的《麻疹专著》,金乡王广锡的《温病条辨》、马鳞趾的《痘疹精义》、张守堂的《痘疹全书》,泗水乔允淦的《白喉辨证指南》、胡建谋的《痘疹概要》,汶上杨允升的《疹症选要》,邹县张登岚的《痘疹诗赋辨误》等。

新中国迎来卫生防疫的春天

几千年的史籍,尤其济宁五百年来的地方史中,“瘟疫”“大疫”等灾害记录不绝于书。新中国成立前,济宁境内常见的流行病、传染病有伤寒、天花、麻疹、疟疾、痢疾、白喉、丝虫、黑热(寄生虫)病等。

由于古代医学不发达,人们除对少数传染病有所认识,可以抵抗外,对大多数的传染病束手无策,“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历史场景不断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济宁境内常见的传染病均已被人们控制,或被彻底消灭,迎来了卫生防疫的明媚春天。

据史载,天花(痘疮)最初由东南亚海岛国家传入我国。汉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大将马伏波“征武陵蛮卒于军中,始传痘疮”。天花自汉代传入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后,肆虐十几个世纪。至明代,宁国府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名医江希舜发明了人痘免疫法。他的办法有两种,其一,把豆疮患病儿穿过的内衣穿在其他人身上就可以具备免疫力,不再得天花病。其二,取下患者病愈后结下的痘痂,研成细末置入鼻孔,即可得到免疫功能,不再患天花病。

由于封建政权漠视百姓的健康,不注重科技的发展与推广,故江希舜发明的“人痘法”传播缓慢,直到清代晚期才传入济宁。夏镇“水万全药铺”等境内中医,利用这一方法诊治天花病人,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英国医生真纳借鉴了“人痘法”,在患过病的牛身上取到了牛痘痂,并发明了注射用苗及“牛痘”接种免疫法。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新政府号召关心民瘼。这一年,济宁各县均引入了接种“牛痘”疫苗,由于种“牛痘”刚刚引入,其优越性尚未被人们真正认识,故我国传统的“人痘法”仍在济宁使用。1930年之后,各县陆续办起了“牛痘接种培训班”,大部分中医大夫学会了接种疫苗方法。因“牛痘”免疫简便易行,免疫率高,故“人痘法”渐被淘汰。虽有治病良药,由于平民百姓大多生活在贫困之中,无法支付疫苗费用,市内的天花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群众的保健,动员全社会的医疗力量,坚持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牛痘。据推算,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原济宁市共接种“牛痘”疫苗约1000万人次。正是由于党和国家的关怀,万众一心抗天花,故短期内就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1953年,原济宁市已消灭天花,1952年3月6日发病的一名患者,是济宁最后一个天花病例。1977年,中国消灭天花病。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病在地球上消灭。

社会制度彰显防疫驱病两重天

济宁境内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与防治,不但显示着科技进步的历程,也折射出社会制度对防疫驱病的重要作用,两种社会两重天,在疫病防治史中反映得尤其充分。

传播与反传播也曾经历过惊心动魄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为达到迅速占领中国、灭亡中国的目的,也在我山东实施了细菌战。1943年,日军1875部队及驻鲁陆军医院研制培殖了大量病菌,在我鲁西主要抛撒的是霍乱、疟疾等病菌,致使霍乱流行,民间恐慌。据日本战犯供称,疫病死亡人数达20多万人,聊城、莘县、冠县、夏津等曾是撒播细菌的中心,通过河流、风尘、人员流动传播的疫病区达20多个县。济宁北部的张秋、梁山、汶上等地也传入了疾病,给当地百姓造成严重灾难。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气急败坏的美帝国主义企图阻止中国人民对朝鲜战争的支援,屡屡在中国边境制造事端,并在东北、大连、青岛等地空投病原菌,投放的沾菌老鼠、臭虫、蚊虫等媒介物达30多种,携带有霍乱、伤寒、疟疾等多种病原菌。

为阻止病源传入,济宁大部分县被列入准备疫区。在各县党政部门的统筹安排及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市域内开展了空前的爱国卫生运动,各县齐动员,全民齐动手,捕鼠灭蝇,消杀蚊虫,打扫卫生,改造厕所,阻断传染源,并为城乡居民注射疫苗。嘉祥、曲阜等县还举办了防疫展览,在群众中普及防疫常识。济宁的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真正地把病源阻止于济宁地区之外,首次显示了人民政府爱人民,以及新中国团结人民,战胜传染病的巨大威力。

在古代乃至于民国时期,济宁境内的流行病诸如伤寒、霍乱、麻疹、痢疾、疟疾、天花等,其特点是传染快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1918年,仅金乡县北部的局部地区,就发生霍乱3000多例,死亡406人;1930年,南四湖湖区伤寒大流行,“无一幸免者”;泗河流域的丝虫病也因发病率高,夺走了不少人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不但注重发展生产,带领人民重建家园,而且十分关注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关注疫病的防治。至1956年,济宁各县均已健全了防疫机构。早在1948年济宁第二次解放之日起,就开始了向各类“瘟神”的宣战。在解放之后的前30年中,先后组织过歼灭天花、霍乱、伤寒、结核、麻风、白喉、疟疾、痢疾、麻疹、丝虫等流行病的大会战,利用接种疫苗、预防服药、清除病菌病毒滋生地、杀灭蚊蝇媒介害虫、隔离病人、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等手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防病战役的胜利。1990年消灭了霍乱、疟疾、白喉;1990年之后,伤寒、痢疾、麻风、丝虫等基本不再发病,结核已得到控制。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期间,市内各县区严密防控,全民动员,封闭交通要道及村居检测,阻断了向济宁的传播病源,打赢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抗“非典”人民战争,为此后的抗击疫病积累了经验。

①汉代门卫拥慧又持戈,既管卫生又保安

②济宁亢父故城画像石上手持扫帚的门卫

③西汉陶猪圈

④西汉釉陶博山炉

本报记者刘帝恩摄影

新闻推荐

嘉祥县仲山镇 田间不生一把火 地头不冒一股烟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陈庆)为切实做好2020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秸秆资源合理利用,进一步压实镇村干部秸秆禁烧工作责任...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