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干部到村里 产业兴旺送手里

济宁日报 2019-12-31 10:01 大字

本报记者武旭

通讯员薛海波曹守权

“我们来到基层,不仅要利用自身的特长帮助当地群众走上富裕道路,更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行之有效的现代化发展思路,这样才能授人以渔,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在嘉祥县大张楼镇陶庄村的地头上,省统计局下派干部李然青正在仔细观察着地里白芷幼苗。作为“万名干部下基层”乡村振兴服务队的省直机关下派干部,李然青等10名省市县下派干部在7月中旬就进驻大张楼镇,服务于陶庄村等5 个村庄。在他们看来,服务队不仅要帮助这5个村庄走上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的道路,更要让它们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火种”,为乡村振兴战略写下新的注脚。

产业成为突破口

发展思路“手把手”

“咱们当地乡村的发展情况比我预想的要好,无论是村民收入还是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可见咱们当地政府是对三农工作比较重视、做出了工作成效的。”李然青告诉记者,虽然陶庄村基础条件较好,但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种植结构较为单一,多年没有变化,土地使用效率不高;居民收入仍以周边务工为主,“空心村”现象较为严重;集体经济薄弱,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归根结底,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还是没有自身的优势产业,无法让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作为传统的农业村庄,陶庄村的区位、交通等条件并不适合发展工业、服务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服务队决心从调整种植模式入手,将陶庄村现有的以种粮为主的种植模式调整到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上来,通过高效农业之路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的目标,进而以“产业振兴”化解“空心村”等现实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农作物适合陶庄村的情况呢?服务队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内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多个方案,但都因技术、资金、土地等原因不得不放弃。8月24日,李然青在大张楼镇镇长张建民同志的陪同下,到嘉祥县仲山镇考察猕猴桃种植时,通过服务队员杜宗森得知当地种植中药材的信息,随即对中药材的种植进行了多方调研,终于确认中药材种植这个主攻方向。“我们选择了适应当地气候、技术要求和资金投入都不算太高的白芷作为主要的种植药材,并进行了细致的项目考察。”李然青告诉记者,服务队带领当地村民代表先后赶赴安徽亳州等地考察种子公司,详细了解相关市场情况。在考察过程中,服务队带着村干部们跑市场、找信息、做调研,像“带徒弟”一样手把手的传授经验:“这一趟跑下来,村干部们就对项目引进的整个流程熟悉了,以后再发展别的产业项目就有了参考的样板。”李然青说道。

调研过程中,为了得到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第一手资料,李然青得知陶庄村一位村民的儿媳娘家就是亳州当地的中草药种植户,当即和她取得了联系,详细了解了白芷的市场行情、种植技术要求、人工成本、基本收益等信息。得到的反馈让服务队坚定了信心:经过初步测算,调整后每亩土地收益可提高3到4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引进企业建“锚点”

党员带头点“火种”

那么陶庄当地的土质能不能满足白芷的种植要求呢?服务队与嘉祥县农业农村局取得联系,邀请技术人员来到陶庄化验土质,好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陶庄的土质酸碱度适宜,可以满足白芷的种植要求。在服务队成员们的多方奔走下,引进一家外地企业在大张楼镇落户,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用于中药材种植,不但成为产业的“锚点”,也一举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的收益问题。

有了“天时”“地利”,陶庄村的种植结构调整只差“人和”了。服务队很快召开了村民大会,向大家推广白芷种植技术,但得到的反馈却并不理想:群众们普遍担心种植的成功率,积极性并不高。

“这时候,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几户村民决定试种6亩,为村民们趟趟路。”李然青告诉记者,党员干部们成为了此次种植结构升级的“火种”,周边多个村庄也被带动起来,散户的种植规模有上百亩,再加上引进企业流转的土地,共有近300亩的种植面积,初步形成了规模。“群众调整种植结构、走向富裕道路的意愿是很强烈的,但出于种植风险的考虑,往往较为保守,这就要求我们尽最大努力降低群众的种植风险,抬升群众的种植意愿。”服务队与企业达成协议,对周边种植户设立收购保护价的同时购买农业保险,用以保证村民的种植成本。同时,服务队拿出资金对田间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为产业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药材种植毕竟有风险,谁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因此,我们也准备了备选方案。”李然青告诉记者,在试种白芷的同时,也对大田蔬菜的种植进行了考察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市场信息、种植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储备。经过考察,与济宁市人大代表、嘉祥县西蓝花种植大户孔祥宏达成协议,由其负责技术指导、包销,2020年在陶庄村种植大田西蓝花280亩。而在服务队看来,他们之所以能顺利推进产业项目,除了上级的好政策,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推进产业项目上,我们也能感受到当地乡镇政府强烈的发展意愿。”李然青告诉记者,在外出考察中药材种植项目时,大张楼镇政府就先后多次组织本地村干部一同学习经验。

“这次进入乡村,让我的双脚真正接上了地气,也让我们这些长年待在机关工作的人触摸到了真实的基层生态。”李然青告诉记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也会根据这次基层派驻的经验,从更加全面、更贴近群众的角度开展工作。

新闻推荐

仲山镇 拥军优抚“送温暖”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姚辉侠)为保障全镇重点优抚对象基本生活和温暖过冬,近日,嘉祥县仲山镇退伍军人服务站投入20余万元,为全镇72...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