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张街道 发展特色种植 助推乡村振兴

济宁日报 2019-12-19 09:53 大字

蔬菜加工车间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靳智栋)走进嘉祥县万张街道接骨张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长势正旺,翠绿欲滴,远远看去,十分赏心悦目。

“今年种植的北海道75-3菠菜、有机毛豆已经全部与阳光农科有限公司签订订单收购协议,蔬菜成熟的时候,公司派人直接从田间地头收购”,看着特色蔬菜喜人的长势,万张街道接骨张村党支部书记张庆伟高兴地说。最近几年,接骨张村认真践行“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路径,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努力做活土地文章,实现四方共赢。

“2017年,我们合作社整合附近村的土地资源,流转土地232户、近1000亩,用来种植毛豆、西蓝花、菠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同时约定,合作社纯受益的5%作为二次分红交予村集体,每年可以实现集体增收5万余元”。

此外,特色种植合作社为村内贫困户们开辟专门“绿色就业通道,吸纳周边12户贫困户、32名闲置劳动力,从事种植、浇水、施肥等工作,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

“平时在地里干一些农活,每天可以获得50-100元的劳动报酬,还不耽误中午接学生”,村民张爱环高兴的说。

在万张街道马海村,村党支部书记马有信正在村内麦田里观察小麦长势。

“今年我们种植的小麦,不是传统小麦,是新型硬质小麦,具有产量高、抗倒伏等一系列优势”,看着田里硕大的麦穗,马有信高兴的说。

据悉,在万张街道办事处的积极协调下,马海村联合嘉祥县联润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硬质小麦订单种植工作,全村共发展硬质小麦订单种植400余亩,根据村集体与合作社的约定,硬质小麦成熟之后,合作社以高出市场价格0.05元/斤的价格进行回收,每亩地群众实现增收50元,此外每亩地拿出50元给予村集体,作为推广和管理费用,仅此一项,马海村便实现集体增收20000余元。

“一样的收,一样的种,合作社给我们提供全程的低价农业服务,每亩地能够减少67元农业支出,同时收购的时候还比市场价高出50元,总体算下来,一亩地就能多收入117元钱,何乐而不为呢”村民马建国如此说道。

接骨张村和马海村的典型事例只是万张街道农业结构转型调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万张街道根据各村村情,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等高效农业,改变过去“一麦一棒”的低效能状况,目前全街道已发展特色蔬菜种植1300余亩,特色林果种植300余亩,特色硬质小麦订单种植1万余亩,传统的农业种植正在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新闻推荐

居民有福气,社区大集又上新啦 四川路社区借助民生服务大集平台,拉近与居民距离

文/图半岛记者王一婷通讯员徐嫣报道本报讯12月7日上午,位于嘉祥路28号的四川路社区活动中心分外热闹,室内外摆...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