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庭故事,弘扬最美家风 咱身边的最美家庭都有哪些幸福密码?四大关键词为您解读
高星寿一家。
李鸣雁一家。
赵柏和一家。
王宇鹏一家。文/半岛记者曹现梅图/受访者提供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好家风,如明灯。家的宽度,赓续着心灵的肥沃;亲情的厚度,滋养着不断前行的成长。
对于四世同堂的高星寿一家来说,孝道是家人间长情陪伴的幸福密码;在李鸣雁一家,三代坚守三尺讲台传承的不仅是职业,也是家风;在热心的王宇鹏一家,志愿服务的接力棒传了三代;在赵柏和一家,绿色环保是家庭的新课题,也是时代给出的新答卷。
孝老爱亲家庭:高星寿一家四世同堂演绎最美长情陪伴
在寿张路社区,有这样一个大家庭,一家四代八口人和乐融融地住在一起,幸福美满,让邻居们连连称赞。这就是高星寿一家。
作为家里的长辈,高星寿今年84岁了。“除了常见的老年病,我跟老伴儿的身体还算硬朗。”说起家里的儿孙,老人一个劲儿夸赞。“我就一个儿子,叫高国华,也66岁了。我住在102,孙女住在104,儿子住在5楼。”老人告诉记者,孙女成家后,现在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小重孙。“一个上幼儿园,一个上小学。每天他们放学回家,都是我们家最欢乐的时候。”
“结婚时候,孙女婿在双山买的房子,但是考虑到照顾我们方便,小两口就搬到了我们隔壁住着,一住就是八年多。”在高星寿的家里,一张直径一米三的大圆桌见证家里的和乐。“最开始,家里5个人吃饭的时候,用的是一张小圆桌。现在8口家,又换成了这张大圆桌。”
不久前,半夜11点,高星寿因为腹痛醒来。由于心疼儿子,本想忍一忍,实在疼得厉害,他不得已打电话叫醒儿子。接到电话,儿子儿媳一起送他到医院。输液的间隙,高星寿看着忙里忙外的两个人,心里一阵阵难过。“孩子们都很孝顺,也太累。孙女在崂山上班,每天很早出门。孙女婿是眼科医生,天天病人都排着长队,咱得让孩子保持休息,对病人负责。”考虑到4位老人,孙女家的新房交房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去住过。
谈起家里的相处之道,高星寿说,首要的就是长辈不要以老为尊,要给后辈留有空间。说到这里,马秀兰笑道:“我刚当婆婆时候,我们老人聚在一起。说起儿媳妇,很多人都有不满的地方,但是只要一提起我,她们就说,‘说起媳妇来,马大姐就眉开眼笑。’真是这样,我看着儿媳妇就跟闺女一样,她待我也是一样的亲。”
如今,两位老人每天翻翻报纸,听听新闻,孩子放学时,便会逗逗小重孙,四世同堂,安享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书香家庭:李鸣雁一家一家教书匠,三代育人情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句话用来形容嘉祥路社区的教师家庭李鸣雁一家再贴切不过。一家三代5位老师,他们坚守在三尺讲台,用不变的初心和梦想诠释着教书育人的情怀。他们传承的不仅是职业,更是家风。
走进李鸣雁的家,仔细观察会发现,书是家里当仁不让的主角。作为一名在教育阵线38年的退休教师,如今,76岁的李鸣雁最喜欢的事情还是看书。“《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建议年轻人认真读读。”李鸣雁边说边推荐起来。在热能动力方面作为高级工程师的老伴蔡孝义眼中,专业书则必不可少。
说起一家三代的教师情怀,李鸣雁告诉记者,这要从自己的父母亲谈起。“母亲当年从烟台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到了学校教学,后来认识了同样当老师的父亲。因为工作调动,俩人从烟台一起调到了青岛的学校。”她回忆说,受到家人的影响,她对自己的学业要求很严格。从青岛一中毕业后,她就到了原四川路第一小学,成为了一名老师。
“那个年代,老师不分科,从语文、数学,到音乐、美术,全都是我们自己教。”因为表现突出,工作不久,李鸣雁就成了专带毕业班的老师。“当时,小学升初中,全都要考。”连续带了几十年毕业班,在她的班上,没有考不上初中的学生。“教书,不仅教的是知识,更是一种责任。”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这是李鸣雁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
“在我们家,我最小的弟弟也是老师。”李鸣雁说,因为对教师职业的感情,二女儿考学时,她和女儿商量选择了读师范。毕业后,二女儿也成为一名老师。
“她刚开始走上岗位的时候,我很着急,替孩子们着急。”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教学节奏,她跟着女儿一起反复修改教案,并坐在教室后面听课。回家后,你讲我评,我讲你评,两个人互相演练,直到达到最好的效果。如今,女儿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让李鸣雁很欣慰。
绿色环保家庭:赵柏和一家全家总动员,环保有妙招
在广州路社区,说起赵柏和,不少居民都很熟悉。维修楼道感应灯、安装户外晾衣架……在各种社区维修事务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利用,69岁的赵柏和还发动家人一起,从身边点滴做起,用力所能及的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如今,不少市民纷纷加入到节约用水的行动中来。接雨水浇花、一水多用……赵柏和和爱人不仅是养花数十载的“养花人”,还是“节水达人”。
“这盆铁树养了30年,还有这盆仙人球,也有二十年了。”因为深知水对于花的重要性,从浇花到日常用水,一点一滴赵柏和都花了不少心思。
“浇花可是大有学问。”谈起自己的小妙招,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养鱼的水浇花最好。像我们养鱼的同时,一般都会养花。”遇上下雨天,他就更忙活了,要将家里大大小小的泡沫盒子拿出来接雨水。除了浇花,家里还将节水的行动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都讲究一水多用,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刷鞋子,洗拖把。”
跟许多退休的人不同,赵柏和退而不休。每天像上班一样,准时来到社区居委会报道。“我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整理下活动室,张贴一些宣传材料之类的,都是细碎的小活儿。”因为在修船厂干过,加上善于学习,赵柏和就主动承担起了帮助社区维修的活儿。“我们社区楼道感应灯有了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老赵了。”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心灵手巧的赵柏和还经常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些实用的小物件。到了元宵节,他会用小的led灯给上幼儿园的小孙女动手制作一个灯笼;经他改造后,废弃的灯泡插上绿植,可以成为一个小装饰。
随着垃圾分类的推广,赵柏和也和家人开始尝试分类。“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家里是一定严格分开。”他觉得,垃圾分类是一个趋势,每个家庭都得慢慢养成这种习惯。
志愿服务家庭:王宇鹏一家热心接力棒,一家三代传
早上是采购员、中午是炊事员、晚上是巡逻员,说起眼前这个年轻人,熟悉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这样打趣道。自从去年单位破产后,王宇鹏加入了云南路社区退役军人公益岗。在爱人的支持下,他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社区热心人,
出生于1983年的王宇鹏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西镇小伙。“拆迁后,跟大家一样,我们家也搬进了高楼。”虽然楼房的结构天然隔开了与邻居们之间的距离,但是大家多年来彼此之间熟稔却一如往前。
说起他身上的这股子热心劲儿,这与他的家庭密不可分。“我爸爸是一名老党员了,现在也是我们这个单元的小组长。”聊到这里,王宇鹏笑着说,这还要说到奶奶。他告诉记者,奶奶是原濮县路小学的老师。退休后,因为热心,她当起了楼院的小组长。“我们住的院是一个前后的两层套院,住了60户。”王宇鹏回忆说,当时家里住在二楼,正好能看到院里进出的情况。“我记得,奶奶主要是帮着收水费。很多邻居都很喜欢跟奶奶说说话。”
耳濡目染的,王宇鹏自带一种亲切感。“虽然家里就我一个孩子,因为在部队时候,学过维修,还在炊事班帮过忙,干起活儿不打憷。”
自打加入社区,到食堂客串大厨,炒两个色香味俱佳的拿手菜;遇上需要做面食,他就把62岁的妈妈崔小妹叫来帮忙包包子;帮着社区维修电脑……很快,这个勤快能干的年轻人收获一众居民的点赞。
早上,到抚顺路批发市场为食堂采购新鲜蔬菜是王宇鹏接收的任务之一。“去得早,才能买到新鲜的菜。”为了六点赶到市场,五点钟他就开始起床忙活。此外,他还兼起了小区楼院的安全巡逻。“每天至少围着咱们这个云南路小区转一遍,前一段时间,差不多每天的步数都得到两万多。”
“遇上特殊情况,有时候,我们全家一起总动员,互相打个气,还挺有意思的。”
花样过节,妈妈们笑开颜
这个母亲节,云南路街道各社区组织多彩活动
□文/图半岛记者曹现梅实习生侯祥家通讯员肖玮颉张静
又是一年母亲节。母亲,就像一束光,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初识大千世界到独立面对社会,用爱与无私照亮我们的一生。在这个母亲节,云南路街道各社区组织多彩活动,让妈妈们玩起了新花样。
巧手妈妈上线
面点也能玩出花
圆滚滚的西瓜卷、含苞待放的玫瑰花、憨态可掬的小猪蹄……5月10日上午9点半,在寿张路社区,一场以“感恩母亲节·面点巧制作”为主题的庆母亲节花样面点DIY主题活动热闹上演。
当天,来自青岛天虹职业培训学校的高级面点师许兰兰为现场的妈妈们传授了做面点的小妙招,还讲解了各式花样面点制作方法。和面、醒面、揉面……大家全神贯注听面点师傅的讲解,而后又聚精会神参与制作,在观察——体验——反复制作中各展身手。活动中,第一个花样面点是西瓜卷。看着一个个西瓜卷在眼前栩栩如生,大家心里都无比高兴。随后,老师又教大家做了莲花、小猪蹄、玫瑰花等三样面点,大家虚心学习、互相请教,现场十分热闹,不一会儿大家就做了满满一桌子的作品。
“我平常在家的时候喜欢在微信上或者看电视上的教学自己学者制作花样馒头,我做过小鸟、兔子、刺猬、小猪这些小动物,今天跟着老师又学了一些新本事,等回家我就试试新花样。”袁玉文说道。
在云南路社区,一场与花邂逅的插花让妈妈们开心不已。太阳花、芍药花、康乃馨……云南路社区会议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大家互相交流,用手中的鲜花装饰自己的花泥。五颜六色的鲜花搭配着满天星和各种绿叶植物,逐渐让原本空空的花泥变成了美丽的大花篮。而妈妈们的笑容在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包饺子大比拼
咱是熟能生巧
5月9日上午9时许,云南路街道“浓情五月天,感恩母亲节”包饺子大赛正式开始,寿张路社区的活动室里坐满了前来参赛社区居民,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在比赛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在裁判长宣读完比赛细节及规则之后,比赛正式开始。参加比赛的选手们每六人一组,每两人配备一名裁判和记录员,拌馅、取皮、封口,包饺子对于这些“青岛大姨”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不一会儿就有十几个饺子成型。
随着裁判员一声哨响,比赛也宣告结束,选手们的作品被集中交由评委评选打分,评委们本着保质保量美观卫生的标准进行评判,冠军最终由来自寿张路社区具有“主场优势”的王秋菊获得。对于自己3分钟包了31个饺子“力压群雄”的表现,王阿姨显得非常谦虚。“我去年也参加了,去年是第二名,包饺子对咱当妈的来说,拼的都是熟能生巧。”王阿姨打趣道。
在比赛结束之后,包好的饺子就被送到社区里煮了出来,社区还邀请了独居孤寡老人和选手们一起品尝新出锅的热腾腾的饺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丛民)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全省2019年第一批共10起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其中,涉及劳动者人数...
嘉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嘉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