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嘉祥路(上)
侯修圃
我认识嘉祥路是20世纪60年代初,那时,我在青岛西部一所学校任教师,我们的公费医疗特约单位是台西医院,这就和台西医院有了联系的纽带。
第一次去医院是看感冒。我住四川路,那时四川路还是土路,汽车来往,尘土飞扬,地排车像蜗牛一样爬行,爬坡处不乏有中学生高声喊着:“拉着吧,大牙(爷)!”有几分调皮,但又希望拉崖挣几分钱。路上行人为躲避尘土,匆匆而过。
拐到东平路就是柏油路,清爽了许多。约走50米,再右拐就是嘉祥路,大门口挂着“3号蓝牌”就是台西医院。一进大院,迎面是一座德式建筑,楼房大门是在屋山上,虽然是一层楼,但高大雄伟,前脸下宽上窄、尖尖的红顶,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进去是拐尺形走廊,宽敞、舒服而没有压抑感。
这座医院建于1906年,当时这里比较荒凉,人烟稀少,把此医院定为传染病医院不无道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叫台西医院,属于综合性医院。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改成青岛第五人民医院,同时成立院属中西医结合研究所。1986年8月11日,山东省卫生厅批准命名为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刘镜如曾任院长,后任青岛市卫生局局长。我妻子的初中同学楚玉香,青岛护校毕业分配到台西医院做护士。20世纪60年代,我经常犯感冒,少不了打屁股针,常常是楚玉香打,虽然认识,但没有交流。我和妻子结婚后,有一次,妻子领我到楚玉香家串门,我们对视一愣,出乎意料竟然是楚玉香。20世纪90年代她当上了副院长。人世间的事就是如此巧合。
医院对面似乎曾是小山岗,褐红色山石裸露显眼,现在想想依然历历在目,山石上坐落着二层楼房。除此,这里有石德贸易行,由外国人所办,从事青岛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另有子正贸易行,从事中德及欧洲进出口贸易,经理郭子正文人出身,所以出资办了一份《海风周刊》杂志,聘请宁公介出任主编。这本《海风周刊》杂志创办于1946年,是一本较有影响的文学刊物。
旁边还有茂兴祥、石记等商行。白驹过隙,往事如烟。这里已是参天高楼拔地而起。唐代诗人贺知章有“唯有门前镜泊湖,春风不减旧时波”的感叹,而我们连“旧时波”也找不到了,只好望楼兴叹!
滋阳路口地势较高,斜坡下来就是五叉路口,右面是民众五院,紧靠台西医院一片棚户区,这里过去比较热闹,做过农贸市场(包括滋阳路、濮县路、汶上路等),各种菜蔬,土产杂货,什么茶炉、小铺、理发、煤店、小吃等应有尽有。不过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几度兴衰。20世纪80年代,我住濮县路1号,常到这里买菜。
抬头望,濮县路和嘉祥路交叉的尖角上是一座大茅房,也有年头了,不啻是便于农贸市场的人员方便。左边是濮县路,右边是嘉祥路。沿着嘉祥路走,看不完的风景,浏览不尽的市井生活,依稀看到旧的痕迹。在嘉祥路和云南路拐弯处,现在也是高楼林立,过去可是一片平房。1922年,青岛收回主权后,各地商人纷纷来青岛建厂经商。浙江绍兴商人高金荣,看到商机,他联合同乡集资2000元,在嘉祥路66号建起“万通酱园”,以生产酱油为主。开始有技师2人,职工20余人,均是绍兴人。万通酱油面世后,受到客户的好评,销路不断攀升,直到解放后一直引领市场。1956年,公私合营,万通酱园并入青岛酿造二厂。万通酱油、万通米醋是铁定的青岛老字号。然而,2007年,却被外地注册,存在74年的“万通”老字号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怪谁?只能怪青岛人商标意识不强。
新闻推荐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王友芹乔飞鸿)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收入来源,增强服务群众实力,金屯镇多渠道促集体经济增收。发展...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