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村庄的嬗变 嘉祥县黄垓镇鲁东村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纪实
本报记者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郭超孟胜男丁万成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这是《我和我的祖国》歌词中描写的农村美景。如今,这种情况似乎已不多见。最近,记者在嘉祥县黄垓镇鲁东村找到了相似的意境。整洁的街巷、清澈的坑塘、碧绿的柳树、小巧的亭台、设施齐全的广场,一一映入眼帘。恬淡自然,乡愁浓郁,让人惊喜不已。
鲁东村坐落在嘉祥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位置比较偏僻,打造美丽乡村缺乏先天优势。2014年11月,视野开阔、觉悟较高,愿意为群众服务的鲁先太被镇党委任命为鲁东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鲁先太跟着县乡两级考察团,多次到邹城、兖州等县市区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看到当地优美的景色、村民幸福的神情,羡慕不已。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鲁东村打造成为美丽乡村,让村民幸幸福福、快快乐乐地生活。
建设美丽乡村,没有钱作为后盾,将很难进行。钱从哪里来?首当其冲是发展集体经济。2015年,鲁先太结合全县开展的集体资产清理清查工作,共清理出闲置、个人占用等集体土地192亩,与承包户重新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当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就达到了11万元。2018年村集体新清理出工业园用地18亩,新增收入1万余元。同时,鲁先太采取宣传发动、上门做工作等方式,动员企业老板和村里能人大户捐款捐资。黄垓工业园有7位企业老板每人出资3000元,筹得资金2.1万元。村内19位能人大户捐款19.4万元。20多万元的配套资金,助推了鲁东村“户户通”的顺利实施。
经过两年紧锣密鼓的建设,鲁东村的“五化”设施初步完成。鲁先太清楚地知道,嘉祥县是经济贫困县,黄垓镇经济状况在全县也相对靠后,建设美丽乡村完全依靠上级财政投入是不可能的,必须走自力更生的发展路子,每一分钱都必须精打细算。在上级规划部门的帮助下,鲁东村确定了建设定位:因地制宜、坚守乡愁、突出特色,不扒房、不砍树、不填塘,确保“农村就要有农村的样子”。围绕这一定位,鲁东村对村里的坑塘进行了清淤,塘里栽种了莲藕,投放了鱼苗,坡上铺上了草皮,岸边栽植了垂柳,建造了两个亭台。虽然朴素,但不失俊美。
文化是一个村庄的灵魂,能够鼓舞人心,提振士气,鲁东村人深知借势发展提升自己的道理。山东省著名作家鲁先圣就出生在鲁东村,鲁东村人利用“名人效应”,在鲁先圣的老宅院里设立了先圣书院,定期举办讲座和笔会活动,为村民传播知识,进行教育,提升素质。打造了孝德文化广场和廉政文化墙,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鲜元素。鲁东村还以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来撬动乡风文明的培育和建设。村里连续三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好婆婆 12名、好媳妇18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晚上,村民们在广场上跳舞健身,邻里关系更加和睦融洽。热爱阅读的村民则在农家书屋里享受精神食粮,其中有1000余册图书供村民阅读。今年该村举办了首届“庆元宵中国象棋”比赛,参与者近百人,弘扬了传统文化,丰富了群众生活,促进了团结和谐。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7年,鲁东村被列为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享受上级奖补资金20万元。2018年,鲁东村晋升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将享受市县两级奖补资金100万元。
基础设施建好了,绿化树木种上了,谁来管理、怎么管理成了大问题。鲁东村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定了“勤俭节约、自我管理”的措施,并写进了村民公约。党员、群众在村里从事粉刷墙壁、绿化拔草等工作,平均一天不能超过20元的工钱。很多情况下,党员、群众打扫卫生、清理广告、清洁坑塘或者植树、浇水、打药都是义务的,不要村里一分钱。一位有技术的老同志承包村干道国槐修剪,一棵树仅要一元钱的工钱。村里每年因此节约绿化管护费用近万元。鲁东村村民浓厚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形成了良好民风,打造了一个文明、和谐、友善、幸福的美丽乡村。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类似鲁东村这样的村庄在嘉祥还有很多,纸坊镇的王庄、史庄,卧龙山街道的杜海、兑店等等。“小投入、大效果”,是经济薄弱村建设美丽乡村的共同特点。嘉祥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一定要接地气,保持乡村最基本的底色,不能大拆大建、贪大求洋,要抓点带面,做到可复制、可推广。
新闻推荐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许文倩)为进一步扩大全县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费征缴率,增强基金保障能力,构建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