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68座荒山变青山

济南日报 2018-04-14 12:07 大字

■本报记者张帆

本报通讯员薛海波孙欣

在嘉祥县纸坊镇,有座老牛愁山,这里“山路难行,老牛也愁上山”,曾经山体残破、粉尘漫天。而如今的老牛愁山上春光乍现、绿意渐浓。

老牛愁山下东纸坊村的刘怀苍从小就觉得家乡的山不像山,“这老牛愁山就是一座光秃秃的石头山,除了能挖石头别的没啥用。”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如今的老牛愁山在他的打理下,成了森林覆盖率超过80%的青山。

2013年,刘怀苍承包了老牛愁山。“原先山上都是碎石荒坡,啥都没有。先修了路,再引水上山,才开始种树。”刘怀苍说,近几年,为了治理生态环境,把水土流失和粉尘污染严重的老山区变成“山清水秀、生态宜人、环境优美”的新山区,嘉祥县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县林业局为我争取了不少扶持政策。”如今,刘怀苍一家人吃住都在山上,在山上种了几百亩的樱桃树、桃树,今年又预定了4万棵杏树。

荒山变青山,在嘉祥不止老牛愁山一处。凤凰山原本是嘉祥县城北部的一处采石废弃破损荒山,从2016年开始,嘉祥县投资近两亿元在凤凰山区修建环山公路7.4公里,并运土上山40万立方米,栽植乔木灌木10多万株,花灌木6万株,地被植物20万平方米。

“包括凤凰山、尖山、簸箕山在内的6座山头923亩山体的主体绿化工程已完成,这座石头荒山已变成凤凰山森林公园。”嘉祥县林业局副局长邵兆金说,如今这里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场所。而且,一对高18米的凤凰石雕即将落户凤凰山山顶,成为嘉北新区标志性建筑。

嘉祥县有大小山头126座,海拔多在50至200米,山区天青石储量丰富,约为90亿吨。正是坐拥天然资源,嘉祥自古以来就“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成为著名的“中国石雕之乡”。前几年,全县从事相关产业人数达20万人,占当地人口的26%。然而,早年靠山吃山,很多人受经济利益驱使,无节制地开山采石,使不少山体受到破坏。

为保护山体和生态环境,嘉祥县从2010年开始封山禁采,实施以荒山绿化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大绿化工程,并在2017年开始创建山东省森林城市。近年来,嘉祥县共绿化荒山68座、造林6.2万亩,实施山坡地退耕还林还果2.5万亩,建成绿色通道259公里,实现村庄绿化全覆盖,建成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乡村128个,建设了两处省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仅2017年,嘉祥县借助济宁市实施万亩荒山绿化示范工程的机遇,投资5700万元对南部机场周边、县城嘉北新区两大区域12个山头实施荒山绿化示范工程,完成造林2881亩。

为了尽快把荒山变青山,当地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荒山生态绿化,例如,对山坡地退耕还林还果及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引水上山工程补助政策扩大至退耕还林,300亩地规划一眼井,打深井、架设电、铺管道、建蓄水池实施引水上山坡,每处工程补助10万元等。与此同时,嘉祥通过提升创意和提升传统工艺,推动石雕产业由“资源产业”向“创意产业”转型。在限采、禁采背景下,嘉祥县选择“引智入石”,从“卖石头”到“卖创意”,不仅提高了石雕产业的附加值,传承了石雕文化,还保护了山区生态环境。

记者感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固然有些道理,但无节制地开山采石,曾使得嘉祥不少山体受到破坏,导致一些开始出现地方水土流失和粉尘污染,变成“生态疮疤”。

近年来,嘉祥县高度重视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恢复治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全力恢复和保护山地植被,增加绿色资源,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如今,荒山披上了绿装,采石场变森林公园,嘉祥县正向着建设“山清水秀、生态宜人、环境优美”不断努力。这里的干部群众也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利用山地森林资源,才可以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新闻推荐

嘉祥县大张楼镇 “孝善养老”唱新风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张德峰)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形成尊老爱亲的良好风气,大张楼镇党委政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孝善养老”扶贫活动。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嘉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