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基地:让贫苦户脱贫与企业发展齐步走

山东法制报 2018-04-02 16:37 大字

“ 离家近活不累,每月还能凭劳动挣钱贴补家用。俺在咱扶贫基地做活都着迷了,一天不来就浑身难受!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了。”前不久,记者在济宁嘉祥梁宝寺镇的阳光扶贫基地采访时,正在做纸花的 76岁贫困户顾大娘高兴地与记者拉起家常。让顾大娘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的背后是济宁市嘉祥县梁宝寺镇利用闲置校舍打造阳光扶贫基地的成果。据了解,扶贫基地建成两年来,实现400余人就业,受益贫困户 260余户。

挣钱顾家两不误

2018 年春节刚过,在阳光扶贫基地威锋服饰公司生产车间内,近20名工人在流水线上娴熟地操作着缝纫机,赶制一批外贸订单服装。贫困户张荣花就在其中,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这份工作每月能为她带来 2500元左右的收入。

“工作的地方离家近,我现在既能赚钱还能照顾家庭。只要家里没事,我都会来车间干活。走不开的时候,还能把活拿到家去做。”张荣花告诉记者,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她从未外出打工过,靠丈夫外出打工支撑着一家老小七口人的生活。去年年初,得知镇上的扶贫基地在招工,她便第一时间报了名,走出家门进厂门,开启了她的职业生涯。现如今,张荣花家脱了贫,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扶贫基地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凭自己的双手就能脱贫致富。”嘉祥县扶贫办李主任说,目前扶贫基地有三期工程,一期利用原有校舍,引进三家企业进驻运营,解决了 180名劳动力,其中吸纳贫困户 74人,人均月收入可达千元;二期利用中央扶贫资金62万元,建设了扶贫车间2000余平方米,三家企业已投产经营, 60户贫困户享受到了收益分红;三期利用省市扶贫资金70万元,与远大纺织合作建设了3300 平方米扶贫车间,70户贫困户享受到了收益分红。

贫困户脱贫,企业发展齐步走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扶贫基地在为当地的贫困户打开脱贫大门的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用工荒,扶贫基地所培植的小微产业正在逐步壮大为本地主导产业。

“我以前在外打拼多年,干服装加工生意,一开始生意不错,积累了不少技术经验和固定客户资源,但由于被合伙人骗走了投资款,服装加工生意一时陷入了困境。去年偶然得知家乡的扶贫基地鼓励进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我便决定回乡创业。”驻入扶贫基地的可心服装厂老板杜小月告诉记者,她有技术经验和客户源,所需资金通过小额扶贫信贷方式,从扶贫办合作银行贷款,政府进行贴息。就这样,杜小月的服装加工厂开张了,除了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杜小月还会定期进行培训,让村民既拿工资,还学技术。“现在服装厂的订单越来越多,大家的生产热情很高,扶贫基地走的是一条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互利共赢的路子。”

往日闲置的校舍上不仅建起扶贫就业基地,还拥有了爱心扶贫超市和扶贫教育中心,爱心扶贫超市向全镇贫困户提供定额购物扶贫电子卡,困难群众根据实际需求免费购物。扶贫教育中心全面对有就业愿望的贫困户和包扶干部开展政策宣传和专业技能培训。如今,扶贫基地让贫困群众逐步实现梦寐以求的致富愿望,卓有成效的脱贫攻坚工作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  张子慧  实习生  周倩

新闻推荐

万张街道建档立卡帮贫困老人脱贫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窦同放王宝鑫)今年以来,万张街道持续将孝善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方式之一,着力发挥贫困家庭子女的脱贫主体作用,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家风社风。狠抓工作部署落实。为...

嘉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