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雕塑的语言感知艺术 ——访雕塑家罗代奎

陇东报 2016-10-20 00:00 大字

罗代奎

别名楚柏,1937年2月出生,四川巴县人。1957年毕业于西南美专雕塑系。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雕塑室副主任。先后设计、制作了兰州的第一座城雕《奔马》,五泉山《霍去病》雕塑,金昌市的《李时珍》、《为国争光》,永昌县的《杨门女将》,宁夏吴忠文化宫的水池雕塑《嬉水》等13座城雕。还设计、创作了《亲——周总理与孩子》、《山丹丹——路易·艾黎》、《为国争光》等众多雕塑作品。龙源建设罗代奎作为艺术顾问参与创作。他的部分作品获省轻工厅、文化厅颁发的技术开发奖、科技二等奖、百花奖创作设计二等奖等奖项。

说起罗代奎,可能很多读者并不认识,但说起五泉山上的《霍去病》雕像,相信兰州人没有不知道的,而《霍去病》雕像正是罗代奎的作品之一。

来到罗代奎家,他正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着创作,这件作品名为《新乐章》,塑的是一位指挥家。几句闲聊之后,罗代奎结束了手中的创作,回到客厅与老记聊起了他的雕塑生涯。罗代奎告诉记者,他走上雕塑这条路是“歪打正着”。他回忆说:“上中学时我长得很胖,不喜欢在操场上跑跑跳跳,怕出汗,所以就想溜号,那时在我们操场旁边有一个砖瓦窑,那里有很多泥巴,我去工棚躲太阳时经不住泥巴的诱惑,就拿了一块泥巴回来搓泥球。我搓泥球很有耐心,可以把那个泥球搓得圆圆的,表面都有了玻璃一样的光泽,之后我就制作了大大小小很多泥球,而这些泥球受到了女同学们的喜欢,这让我很得意。有一次我想搓个大泥球,但是怎么搓也搓不圆,我拿起一看很失望,这不是球是个蛋,而且表面还有凸起,我还发现这些凸起来的地方就像人的额头、颧骨、下巴,加上缺少的耳朵和鼻子就是一张人脸,而且很像鲁迅。这是我第一次产生想象力,于是我就开始把这个泥蛋做成鲁迅的头像,但同学一看都说你这个斯大林做的好啊,我一听,斯大林就斯大林吧,我就按照教室里斯大林的名人像改成了斯大林的头像。从泥蛋变成鲁迅,从鲁迅变成斯大林,这就是我的第一个‘雕塑\’。”

第一次的成功,让罗代奎欣喜,但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的挫败也是来自斯大林的这个头像。因为这个头像被罗代奎的美术老师发现并送去参加了一个中学生的联展,但塑像少有人问津,让罗代奎备感失望。罗代奎告诉记者:“这件事就像是我艺术道路的象征,艺术的热情和冷却是并存的。我今年已经79岁了,才真正懂得艺术是一门学问,并不张狂,更不冲动,一冲动就完蛋了,面对任何事情必须要冷静。”

初中毕业罗代奎考入了西南美术专科学校(现在的四川美院)雕塑系,选择这个专业除了小时候的“斯大林”经历外,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冷门。可是,当时模板式的教育方式与罗代奎性格和创作中的野性发生了冲突,让罗代奎没能成为好学生。“老师让我做个乖学生,可我是个‘野孩子\’,最后搞的半乖不乖,自然成不了好学生。”罗代奎遗憾地说。

1957年,罗代奎响应“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了兰州。“走出兰州火车站,我心里狂喊:大西北我来了!我的热情那时候把我自己都感动了。”罗代奎说。可怀揣理想来到兰州的罗代奎被分配到美术服务社当美工,这让他很不情愿。“我是艺术家啊!让我当美工,还在服务社!”罗代奎的抱怨没有引起重视,而他也当了一辈子的美工。罗代奎说:“年轻人的张狂谁都经历过,但是现在我认真想了一下,我就是一个美工啊!真真的,而且是一个手艺人,这不是谦虚。你看我们的老前辈吴冠中都称自己是个手艺人,这样的大家都称自己是手艺人我又是什么呢!我说自己是个手艺人都是高抬自己了,我与老前辈是没法比的。”

罗代奎的工作与雕塑完全无关,可不愿放弃专业的他还是寻找了不少制作雕塑的机会,这让他积累了很多的创作经验,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兰州的第一座城市雕塑,如今摆放在小西湖公园内的《奔马》就是由罗代奎创作的。而兰州人最为熟悉的五泉山公园内的《霍去病》,也是罗代奎的作品之一。谈到《霍去病》,罗代奎笑了,他靠近记者“悄悄”地说,制作那个雕塑有着很好笑的故事。罗代奎说:“在创作现在《霍去病》雕塑的多年以前,园林局就征集过霍去病雕塑的设计稿,我的设计当时已经通过,但由于经费和其他原因放下了。十三年后园林局又提出要建霍去病雕塑,在一次会议上,我的老朋友何鄂就说十三年前你们就选定了罗代奎的设计稿,还是应当让他来做。之后园林局找到了我,我想老朋友何鄂都想到我了,我当然也很乐意去。十三年前的稿子肯定不能用了,我要重新设计一个霍去病,可是几稿都不满意。记得当时园林局有一个雕塑爱好者,经常来我的工作室看我搞设计,有一天他摆了一个抱拳行礼的姿势问我,罗老师你看这个怎么样。哎呦!我突然就想到了三个字‘很中国\’,这就是灵感。我设计的霍去病他没有骑坐在马上,而是踩着马镫站在马上,他是在感谢五泉山、感谢大自然给了五个泉眼让士兵有了水喝。有意思的是,设计稿出来后,由于园林局在换届,他们似乎把我忘了,没有派专家、领导来审定,因此就有了现在的《霍去病》,这个霍去病的雕像,能看到我的野性、个性,我心目当中的将军就是这样的,战争是为了和平。”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什么是大师,就是能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觉美的人。罗代奎也认为,真正的大师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因此,罗代奎丢掉了“玩”了半辈子的泥巴,开始探索用新的材料来进行雕塑,而且他真的找到了,这就是——废报纸。罗代奎开玩笑地说:“我退休回家后,对雕塑更加的狂热了,每天都要做雕塑,不然就像丢了魂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泥巴、石膏已经不适合我用来创作了,泥巴、石膏是很脏的,在家里用是要引起‘天怒人怨\’的。因此我想换一种材料,尝试了一些都不理想。一天,我想到在我工作期间一次做展览的模型,就是用纸浆拌上胶水塑形后再做,由此我创造出纸塑。我的工艺很简单,把废报纸裁成小块,再用白乳胶粘上就成啦,一年下来创作费花不到五百块钱,我就可以搞我心爱的创作和艺术了,何乐而不为啊!有人说,罗老师你这个纸塑不值钱,可我又不准备卖钱,而且作为艺术,什么是好材料、什么是不好的材料啊!我曾经带着我的徒弟在一家金店看到了一个丝绸之路的模型,六个金骆驼用金线做的缰绳串着,可骆驼做得又像猪、又像猴子,走在用银子做的僵硬的沙漠上,非常难看,这是真金白银做的,它就艺术啦?简直是糟蹋材料。所以我认为,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只要是真正的艺术,就有人喜欢。”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谈到艺术罗代奎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告诉记者:“在我看来,艺术与做什么无关,更与内容无关,你看《舌尖上的中国》各个行当都能成就艺术,最重要的是那个‘味道\’,就是要让人能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感到美。所以我认为,艺术应该‘假\’,说什么栩栩如生那完全是误导,蜡像比雕塑真的多,有肤色,有毛发,还有视觉的弹性,如果有机会你在没人的时候去蜡像馆里转转,会感觉到什么呢?毛骨悚然啊!但是一个维纳斯的石膏像,就会引起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我们中国的国画,大部分没有太过细微的勾画,但它有神韵。这是为什么?它们都‘假\’啊,有艺术的味道。”

采访即将结束,罗代奎拿出了他所创作的众多纸塑让老记欣赏,老记问罗老哪件雕塑最满意的啊。罗代奎笑笑说:“我很真诚地告诉你,我每次做雕塑都很努力,都希望这件作品会是我的一个里程碑,但没有。因此我想说我最满意的作品永远都是下一个。”

□兰州日报记者孔德胜文/图

新闻推荐

何福祥获得的金星荣誉章 上世纪80年代,王定国(二排右二)同在兰的西路军女战士及她们家人聚会合影 80年前,三支长征的红军队伍,在甘肃会宁会合,最终汇聚成了一

讲述人:高岚长征女红军何福祥之女何福祥何福祥获得的金星荣誉章上世纪80年代,王定国(二排右二)同在兰的西路军女战士及她们家人聚会合影80年前,三支长征的红军队伍,在甘肃会宁会合,最终汇聚成了一股巨...

永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