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靬文化带火永昌“节子舞”
永昌农民表演节子舞
兰州晚报讯(记者雒焕素文/图)今年以来,随着金昌骊靬古城的落成,越来越多的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西文化的活化石”——骊靬文化。而神秘骊靬文化也丰富了永昌节子舞的出落、发展、成熟和壮大。近日,记者在永昌县新城子镇赵定庄村等地采访时,深深被永昌节子舞所感染。
已有近千年历史的节子舞,目前在骊靬文化的引领下,不但在乡间的社火队伍中非常普及,同时还经常走进国家级大剧院举行盛大表演。已经申报为省级“非遗”文化的节子舞,比较全面地表达了老百姓庆贺五谷丰登的精神追求。
节子舞与骊靬文化
“节子舞”又名霸王鞭。始于西汉末年,相传楚霸王善使枪剑,英勇善战,深受广大人民爱戴。而根据永昌当地老年人的说法:节子舞来源于古罗马文化,古时骊靬人编排了“鱼鳞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鱼鳞阵是一种以盾牌组成严密的攻防阵列,“其相接次形若鱼鳞”。节子舞便来源于“鱼鳞阵”,以伴随鼓点,亦武亦舞,变幻莫测的阵法,延续古代武士欢快节奏、宏大气势和灵活多样的阵势和场面。节子舞表演者手中的节子是用木棍做成的,它长二尺四寸,代表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两端各有三个长方形小洞,每个小洞中各穿四枚方孔铜钱,象征一年四季中的十二个月,节子全身漆为红色,象征人们的生活红红火火,两头一边系一方红绸代表太阳,一边系一方绿绸代表月亮。队伍由一名叫膏药匠的人引领,膏药匠的服装是一身布做的凯甲,头戴一顶红色的高毡帽,武士们是一身中国传统的红色和绿色的武士服。武士们形体变化和手中波浪鼓的翻动,以及节子手们和着鼓点腾挪跳跃,变换阵形,翻飞的节子既融合了游牧民族的热情奔放,又吸收了中华武术的精髓。
新闻推荐
兰州晚报讯(首席记者田小东)3月13日,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15“寻找最美医生”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年度“最美医生”名单,甘肃省永昌县河西堡镇西庄子村卫生室医生高鑫名...
永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