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字灯俗灿烂绽放 陈永清被确定为永昌“卍”字灯俗国家级传承人
本报讯“卍”字灯俗,最早源于明朝,经过历史的变迁,能否发扬光大?1月21日,记者自金昌市文化部门了解到,为保留“卍”字灯俗,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近日根据文化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金昌市永昌县的陈永清被确定为永昌“卍”字灯俗国家级传承人。
“卍”字原为梵文,意为“吉祥之所集”,是“瑞相”、“万德吉祥”的标志。“卍”字灯俗,最早原是明朝时的北京灯艺,据考证,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永昌县毛卜喇村李姓先生在北京做小商贩时,把图谱暗暗绘在一块土织白布上带回家乡,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了解,“卍”字灯俗表演时,在村中心选择一块空地,按灯谱埋栽木杆,横竖各19排,每排19杆,间距一般为2米,呈正方形,杆高2米,共361根。在主场正中竖一主杆,高8.10米,上挂大型花灯,其余杆上挂360个小型花灯,象征农历360天。杆与杆之间按图谱用幕布遮蔽,观灯者按特定路线行进,左旋右转,直到出口,很有意趣。在进、出口正面扎一道龙门,饰以彩灯,用作屏障。彩龙门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每天一字,分别为“荣”“华”“富”“贵”,用360盏花灯组成。灯场对面设12盏生肖灯,象征观灯者吉祥如意。生肖灯后设置“鳌山”,也叫“灯山”,也用360盏花灯,逐次排成不同的“祝福”字样。闹灯时秧歌队每人手拿一盏1.5米高的花灯,顺道盘舞,热闹异常。“卍”字灯俗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据介绍,今年55岁的陈永清是永昌县红山窑乡毛卜喇村人。他从1975年起跟随“卍”字灯会第四代传承人李吉海,学习并传承永昌“卍”字灯会技艺,并于1979年、1991年参与举办“卍”字灯会,2000年至2011年主持负责举办“卍”字灯会8届;制作了永昌“卍”字灯会微缩模型3件,并参加了2011年甘肃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非遗”展演。
新闻推荐
永昌两场宴席吃翻60余人 22人住院接受治疗全县开展肉品和熟肉制品专项检查活动
本报讯5月18日至19日,金昌市永昌县医院陆续接诊患者60余人,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根据永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查,以上60余人分别是参加了永昌县蜀香苑酒店丧宴和...
永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永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