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孕育大产业
本报记者 刘兴元
仲秋时节,走进永昌县朱王堡镇,只见马路宽阔,高楼林立,绿树与鲜花将街面装点得分外靓丽,集贸市场里人声鼎沸,交易火爆,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小城镇展现在人们面前。
朱王堡镇是全省和全国的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抢抓政策机遇,以小城镇建设和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由农业大镇向经济强镇的转变。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06元,位居全县前列。
“这是一个由‘独脚舞\’向‘交响曲\’转变的过程。”朱王堡镇党委书记徐玉文这样形容全镇产业转型的思路。朱王堡镇土质肥沃,日照充足,是多种农作物的优生区。然而,时常出现的“农产品卖难”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民增收。再则,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深入推进,限水压田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必须跳出单一发展传统农业的圈子,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以工促农;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发展第三产业,兴商富民。”徐玉文说。
坐落在朱王堡镇工业园区的三洋啤酒原料面业公司里,一派繁忙景象。一边是络绎不绝前来交售农产品的农用车,一边是满载公司产品的一辆辆大卡车源源不断驶向各地。这“一进一出”,勾画出了农产品由田间到市场的转化“路径”。
(转2版)
(接1版)
公司总经理张子才向记者介绍,企业目前已形成了年产啤酒原料5万吨、面粉5万吨、饲料5万吨、制种玉米5万亩、肉牛育肥5000头的经营规模,年产值达到2.5亿元,通过“订单农业”和“公司+农户”的方式,消化了当地农民大量的农副产品,促进了农民增收。
结合小城镇建设,朱王堡镇对镇区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发展重点、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要素配置等进行了科学规划,先后投入3.1亿元兴建或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建立了工业园区,通过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招商引资,发展“农”字号企业,形成了企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到目前,像三洋啤酒原料面业公司一样的龙头企业,全镇已发展到19家,小麦加工能力达到19万吨,麦芽加工生产能力达到12万吨,辣酱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初步形成了麦芽、面粉、制种、辣酱、机制木炭、脱水蔬菜等种养互补、农工互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朱王堡镇镇长杨延勇告诉记者,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镇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优势特色农作物已形成较大规模,已建成玉米制种生产基地3.5万亩、露地无公害蔬菜基地3.6万亩,反季节日光温室500座、夏季蔬菜大拱棚200座,养殖暖棚500座,规模养殖区12个。“龙头企业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还吸纳安置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目前全镇已有2000多名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杨延勇说。
在镇政府附近一块“黄金”地段,由当地民营企业家张祯投资1.8亿元兴建的“绿洲西苑”农民住宅小区正在加紧建设。记者看到,有8栋住宅楼已经建到了3层。张祯介绍说,整个小区计划修建24栋住宅楼,其中一二层为商业用房,小区建成后,可安置临近5个村的700户农民居住或经商。
小城镇是激活和带动农村经济的重要载体,只有吸纳转移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兴商富民。朱王堡镇将邻近镇区的村社纳入小城镇整体规划,动员社会资本、民间资本采取合资、入股等形式建设农民住宅小区和农贸市场,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出让宅基地,置换住宅和商业门店的形式,有效解决了小城镇建设中拆迁户的安置问题。近年来,先后新建了昌清苑、永河苑、昌河苑等农民住宅小区,建筑面积达到4.36万平方米,已有200多户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安家置业。而这部分农民的耕地则以租赁流转的方式,由种粮大户承包规模经营,发展特色种植业,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基地。
为了使进入城镇的农民经商有场地,生活有保障,镇上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建成了占地1.6万平方米的小商品批零和农贸市场。今年,又利用金武公路、永民公路交汇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开工建设了集农副产品购销、农机具加工、销售、维修、五金建材销售为一体的朱王堡“农民创业园”,可容纳各类经营摊位200多个,吸纳600多人就业,为兴商富民搭建了新的平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刘兴元12月14日, 金昌市委书记张令平再次来到双联行动联系点永昌县新城子镇西湾村,向当地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并实地...
永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