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史上为何无状元?
随着高考临近,武威文庙的香火渐盛,有父母携子带女而来,还有三五成群的中学生相约而至,他们在状元桥上拴红绳寄梦想,又在孔圣人塑像前上香祈福,看来状元之梦是人人期盼的一个目标。然而,历数凉州历史,却无一人中状元。包括近七八年来,甘肃省产生的文、理科状元无数,却无一人是武威人,这不禁让登上状元桥的人们产生了无尽的遗憾,徒增了莫名的怅然……
状元虽无,状元桥依在
武威文庙是目前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属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每年中、高考前后,涌进武威文庙的人数激增,这当中有远道而来虔诚叩拜孔圣人的,还有专门登上状元桥了却状元心愿的。
武威文庙的格局体制,据说在全国古建筑当中,也极富盛名。它的平面布局,承袭了我国传统的四合宫殿体系,由南至北分别由万仞宫墙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东、西两侧配殿等组成。东边的文昌宫部分,以桂籍殿为中心,前有山门,后有过殿,左右设耳房。过殿之后,魁星阁与桂籍殿遥相呼应。西边的圣庙部分以大成殿为主。大殿的正前方,伫立着孔子行教像,双手交合、作捧书状,一副面容和蔼,谆谆教导的样子。
最南端建筑是一堵高大庄严的影壁,世称“万仞宫墙”,其后是泮池、状元桥。据碑记记载,过去武威干旱时,唯独泮池四季保持充足水量,池内芦苇茂密,池旁绿草如茵。后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池中出现干涸,木桥也因年久残破不堪。1982年修复文庙时,昔日的木桥被修成石拱桥,即状元桥便变成了今日石料拱桥的模样。
据说文庙的正门是专门为迎接状元而开的——叫做“状元门”。而这个“状元门”是被一道叫做“万仞宫墙”的墙体所替代,建成时是封闭的,只有等后人考上了状元(或者除非有皇帝御驾亲临)此墙方可打开。状元由此可以进入状元门,走过状元桥,敲响孔庙中的钟鼓,接受地方官和乡亲群众的顶礼膜拜。
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皇帝没有了,状元也不复存在了。这道“万仞宫墙”便从此再也没有打开过,状元门和状元桥也都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遗憾。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文庙的“大门”之所以从来没有打开过,这是因为武威人没有中过状元。为了考证这一段历史,记者翻遍了相关的文字资料。
根据《武威市教育志》记载,武威历史悠久,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创造文明。汉武帝驱逐匈奴后,设置了武威郡,屯垦戍边的移民为武威带来了中原文化。自汉平帝元始三年开始,武威设立官学,从此有了学官及郡国学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河西一带相对安定。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尤以“五凉”时期最为显著。“五凉”统治者比较注重文教,其中凉奠基者张轨及其后的9位凉主,崇儒重教,不仅倡办国学,且支持私家讲学授徒,促成儒学长时间兴盛不衰。
后经过隋、唐、北宋等王朝,科举制度使得儒学再次得到发展。明时,武威的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年—1439年),兵部右侍郎徐晞镇守武威时,设立凉州卫儒学。根据《凉州卫儒学记》记载,徐晞总其事修建了明伦堂,左右为存诚、敬德二斋,外建重门,后为教官之居。后又在明伦堂之东续建大成殿。从正统二年夏开始,至正统四年,文庙落成。其规模“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
此外,徐晞还设考院1处,书院1所,当时民间还普遍设有集资筹办或家庭私设的义学、社学、私塾等。在此带动下,武威的文教事业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尤其在明清年间,武威涌现了一批有才华的学者,形成了“非科名无以劝学”的盛况,当时还有一种“文风甲于秦陇”的说法。
由此可以看出,从封建社会开始,武威文庙便承担了教书育人的功能,在这里读书的人们,便有希望参加科举,考进士中举人,得做高官骑得骏马,获得一官半职,最终成为吃皇粮俸禄之人。
所以说,说文庙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也罢,说文庙的出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罢。总之,学校立,则教化兴,风俗美矣。千百年来,这座宏伟的建筑寄托着人们的梦想,寄托着天底下众多父母亲“望子成龙”的期盼。
明、清是凉州封建教育的鼎盛时期。明代,凉州在科举中中文武进士各1人,文武举人12人,贡生73人。雍正二年1724年将凉州卫儒学改为凉州府儒学,扩大了规模,增多了生员,选拔贡生由两年一贡改为三年两贡。雍正四年创设武威县儒学,并设立武威考院,成为武威、永昌、镇番、古浪、平番五县考取生员秀才的场所。教育发达还推动了书院的大兴。凉州先后创建了成章书院、天梯书院、北溟书院、雍凉书院,后称凉州“四大书院”。
根据《武威通志》记载,自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设科取士始,至清光绪末年(1908年),武威共考中进士74人(不含永昌县、平番县),其中文进士57人,武进士17人。另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记载,清代凉州府共有文进士57人,其中武威县44人。上述进士中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的就有十多人。另武进士6人,文武举人466人,贡生则层出不穷。
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时期,凉州府考取的举人和进士人数分别位居甘肃省第一和第二,还取得了三甲第4名总第8名这样的甘肃科举史上最好的成绩。明、清时期,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凉州教育史上的辉煌成果,并产生了一批对社会有影响的学者,如以文学及书画艺术知名的李蕴芳、郭楷、张兆衡等;以研究文史、致力家乡文献整理知名的李铭汉、李于锴父子和潘挹奎等;以文章品行闻名当世而举孝廉方正被征召入仕的张蠩美、张尔戬、张纶凉州“三征士”等;还有以官高、位显、卓有政绩的两广总督李栖凤及其李氏家族等;最著名的是张澍,他博通经史,著述丰富,学术成就很大,是清朝遍数三陇的大学者。
然而,教育资源的设立,学者、名人的涌现,始终还是不能抹去武威人心中的一个遗憾,凉州史上的确没有出过状元。
武威市文联主席冯天明说,武威在封建社会一直是蛮夷之邦,西北边陲荒凉之地。封建社会的状元也是实行名额分配制,统治者自然会把状元的名额分给那些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武威作为落后荒凉之地也就不在考虑之列。
对此,武威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任罗文孹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经济固然是影响武威文教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武威在历史上一直遭受着天灾人祸。如地震、水灾、旱灾、瘟疫、兵变等,这使得武威经济凋敝,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在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下,老百姓没有一个很好的读书受教育的环境,自然而然也就很难产生一个状元。
是封建统治者战事频繁也罢,是当时的社会经济不景气也罢,总之近年武威的文化教育工作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一直在大踏步向前走。仅2008年,就有13594人被高校录取,其中考入重点大学的有1207人;2009年,有15927人被高校录取,考入重点大学的有1276人。据武威市教育局有关人士介绍,如今武威市的高校录取率已达50%以上。该录取率高于全省的平均录取率。但近七八年来,甘肃省诞生的文、理科状元当中,武威人仅进入了前8名,并无一人取得状元的成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也许正是为了弥补心中的这种缺憾和遗憾,考取状元,成为武威人更加执著追求的梦想。5月底的一天,记者看到,来自武威市古浪县最偏远乡镇的一对农民——高雄夫妇,他们非常虔诚,在踏上状元桥时,高雄和妻子有意跺跺脚,抖去脚上的尘土之后,才轻手轻脚踏上桥上的石阶……他们的祈福红绳上面写着:“祝愿高某某金榜题名,考取状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元月18日晚,省广电总台大演播室里张灯结彩、座无虚席,由省委宣传部和省广电总台联合主办,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全程冠名赞助的“工行杯”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
永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