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章丘实施“遗赠扶养协议” 编密织牢了特困人员照护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吕丰国
一直以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护工作都是由镇街和村(居)委会承担,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特困人员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善,这种传统的照护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和特困人员对提高照护水平的期望。对此,章丘区民政局创新思路,大胆实践,结合《民法典》的贯彻实施,采取镇街民政所、村(居)委会、特困人员、照护人四方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方法,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将特困人员照护引入法治轨道,从根本上解决了特困人员照护问题。
以《民典发》为依据,章丘区民政局从2021年3月份开始推行《遗赠扶养协议》的签订工作,截止到8月底,全区926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已全部签订,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特困人员的广泛好评。
章丘区官庄街道天尊院村村民李玉堂,现年68岁,自幼聋哑,无子女,多年来一直跟随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共同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失能严重,又加上身体有聋哑残疾,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照料,母亲年龄偏大,再照顾残疾的儿子已力不从心。今年5月份签订了特困人员遗赠扶养协议,李芳担任其哥哥李玉堂扶养人。自从协议签订后,李芳照护哥哥的责任心更强了,无论是李玉堂因腿部静脉曲张住院手术陪护,还是日常食物、蔬菜的购买,衣物的购置,电视费用、电费、水费等各种费用的缴纳等等,每一件事情,李芳都始终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哥李玉堂生活无忧。
文祖街道长水村刘群明和于翠花二人均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儿子因车祸意外去世已有16余年。早些年二人身体还算健康,无需其他人照顾。2021年6月份,刘群明因脑血栓住院,生活不能自理,后经村委会协商,由其侄子刘克祯作为其扶养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刘克祯因日常工作忙碌在刘群明住院期间不能全天照护时,花费1万余元专门请了护工进行照护,其叔叔出院后也是悉心照料。刘克祯的善心、孝心不仅让刘群明和于翠花两位老人深受感动,街坊邻居也都夸党的政策就是好。
章丘区民政局的这项举措既符合《民法典》关于扶养、遗赠法律条款精神,更在亲情的基础上强化了法律约束,使这种方法更符合时代潮流和法治社会发展要求。以往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护工作多数是由村(居)委会承担,特困人员的近亲属出于亲情偶尔去特困人员家中看看,既不出工又不出力,更不出钱照护。从2018年开始增加了照料护理费后,为防止出现“只拿钱不尽责”情况,从特困人员晚辈亲属、兄弟姐妹或其他亲朋好友中推选一个人作为特困人员扶养人,与镇街民政所、村(居)委会、特困人员共同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打破了以往仅仅依靠亲情维系家族之间照护关系的脆弱局面,编密织牢了特困人员照护网。
一个个生动事例印证了《遗赠扶养协议》不仅增强了照护人的责任感,调动了照护人的积极性,确保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有人照料、生病住院有人陪护,解除了特困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同时也解决了村(居)委会和镇街的照护负担,这种将民政日常业务工作以法律文书的形式固定下来的方式,为探索民政部门依法行政走出了一条新路。
新闻推荐
章丘城管努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城市治理问题做好城市“靓”文章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全力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和期待,自党史学习教育“我为...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