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记忆
◇叶因森
我的老家宋上村是个古老的村庄。它位于章丘西部和历城搭界处,属于圣井街道。我们村曾因两件事远近有名。一是清朝末年出了一位举人叫宋锦来,虽未履职,却行医行善、妇孺皆知。二是我们村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从解放前到建国后,私营、集体不断开采,一度经济繁荣,群众生活富裕。除此之外,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过去村庄的优美环境和风土人情。
小时候,我们村有东西方向的三条街道,村东头有一条南北大道,这条大道是通往南部山区的交通要道,常年有大小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村中间有一个大湾,青石砌的台阶和栏杆整整齐齐,湾西边迎着中街有一个影壁,上边刻着带领大家修湾的人名。这个湾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每年夏天大湾里储满了雨水,方便了群众。不但牲畜喝水,群众洗衣服也靠它,更给防火备足了水源。湾西侧有一棵百年国槐,像一把巨型的雨伞,覆盖着大半个水湾,人们坐在大槐树下的栏杆上乘凉,妇女们一边纳鞋底,一边看孩子。大一点的孩子们,则在湾里游泳戏耍,热闹非凡。
在村的北头还有个小土湾,据说那是宋举人修建花园时挖的,挖出的土形成了个土山,山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四季长青。湾的南边长着一棵有两层楼高的大椿树,椿树上依附着一棵紫花藤,这棵树直冲着宋举人家的的大门,枝叶繁茂,象征着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解放后,举人的家改成了村里的学校。我和同学们放学后,在土山上玩耍,在高大的藤萝树下做游戏的场景现在仍记忆犹新。
村西有一条河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雨季来临时,河沟里经常水流不断,还有鱼虾,我和伙伴们经常去河里捞鱼捞虾。后来农业学大寨,搞农田基本建设,大队组织群众修了两条拦河坝,建成了上庄水库和梅家水库。
五十年代末,村里经过了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转变,我们村和赵上、李上合并成一个大队。历届党组织带领干部群众战天斗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在我村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这种体制一直延续到1978年,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来大队也改成了村委会。尽管体制有了变化,但我们赵、李、宋三个上庄仍然是一个行政村,仍然携手阔步!
新闻推荐
济南绕城高速大东环圣井西互通立交●起自青银高速唐王枢纽互通立交,止于京沪高速曹范互通立交●由北向南依次途经历城...
章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章丘,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