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唯一以黑陶为主题的博物馆内,面对这些器皿,就如同面对先民的精神世界。传承至今,它们也承载着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黑陶之黑,跨越数千年的“神秘之美”

大众日报 2020-11-23 09:42 大字

精美的黑陶吸引着参观者中国黑陶城博物馆展厅□文/图 本报记者 齐静

说起德州,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扒鸡。德州扒鸡源于明代,盛于清末,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实际上,德州带给大家的不仅有味觉上的享受,更有视觉上的美感与精神上的丰盈。探寻四千多年前远古先民的伟大智慧,德州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推出带有龙山文化特色的黑陶,并以其造型粗犷朴拙、制作工艺精湛、色泽浑然天成、叩之清脆悦耳而声名远播。德州由此被授予“中国黑陶城”称号,德州黑陶烧制技艺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到德州,不知道黑陶是说不过去的。聊起黑陶,不去一趟中国黑陶城博物馆是不完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失的黑陶制作工艺如何重见天日?”“德州黑陶魅力何在?”……作为国内唯一以黑陶为主题的博物馆,走进中国黑陶城博物馆,徜徉在或古拙或精美的黑陶器皿之间,你所有关于黑陶的疑问困惑都将一一得到解答。

轻捧“蛋壳陶”,读懂黑陶之始

“什么是黑陶?”每当提起这个问题,不少人都会脱口而出:“就是蛋壳陶嘛!”这样的认知观念,无疑来自于我们的历史课本——在介绍龙山文化时,大量形态各异的薄胎黑陶高柄陶杯成为典型代表,其最薄处仅为0.2毫米。那种薄如蛋壳的质感,黑亮协调的色泽,质朴深沉的气质,让很多人至今难忘。而走进中国黑陶城博物馆,镇馆之宝“天下第一蛋壳陶”也被放在了展区“开篇”位置。

“实际上,蛋壳陶是黑陶制作工艺的巅峰,它不仅具有黑陶的黑、薄、光、纽等工艺特点,更是将这些特点发挥到极致,因此成为公众认知黑陶的开始。”中国黑陶城博物馆副馆长张茜说,不同于石器,陶器是远古先民首次利用泥土进行创作的产物,因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形迹”印在了陶上。从“仰韶文化时期”、“大汶口文化时期”再到“龙山文化时期”,不同颜色、形态的陶器生动讲述着远古先民的文明发展情况。

“黑陶是史前文明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表现。受制于温度、泥土材质、技艺等,早期陶器烧制温度低,以红陶为主,器型也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古先民开始有意识地选择泥土,制作土窑,并使用快轮制陶技术,黑陶逐渐出现。”指着远古先民的制陶还原场景,张茜详细讲解着制陶技艺由简变繁的过程。

站在高1.5米、重仅700克的“天下第一蛋壳陶”前,凑近端详仅0.5毫米厚的盘口,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听张茜说,虽然这件蛋壳陶是由当代黑陶艺人利用各种工艺创作而成,却也历经了千辛万苦。在成型过程中,泥硬了无法拉至一定高度,泥软了成型后就会坍塌。在烧制过程中,窑火大一点,火带起来的风就有可能把它带倒,这件作品历经46次手工拉坯成型和31次高温焙烧才制作成功。由此联想四千多年前的先民,在设备、技术等条件都极为简陋的情况下,制作出薄如蝉翼的蛋壳黑陶,其价值如何也就毋庸赘言了。

虽诞生于几千年前,黑陶的神秘面纱在20世纪20年代才被揭开。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以黑色居多的陶器,尤其是极具特点的薄胎黑陶,于是将以黑陶为标志的文化称为“龙山文化”。而享誉世界的权威性、学术性综合百科全书——《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更是这样记载黑陶:“4500年前世界上最精美的制作,当属中国的黑陶文化——蛋壳陶。其特点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叩之如磬、掂之若无。’”

“黑色给人神秘、庄重、尊贵之感。考古学家认为,蛋壳陶杯属于礼器性质,是商周时期青铜礼器的早期表现形式,可能是在祭祀等礼仪上使用的特殊酒器,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里。”张茜说,虽然历史上迎来了陶器的巅峰之作“蛋壳陶”,但却是昙花一现,到了龙山文化晚期,高柄陶杯的器壁逐渐增厚,制作整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黑陶薄坯拉制、烧制技术逐渐失传。

跨越数千年,黑陶制作“再出发”

行走于黑陶城博物馆,一张人物照片特别引人瞩目——一位老人左手拿着黑陶花盆,右手轻点花盆边缘,认真地向旁边的年轻人讲授着什么。年轻人则略带微笑,全神贯注地盯着花盆边缘。“这位老人是将黑陶制作工艺再现的老艺人寇化林,旁边的年轻人是他的儿子寇维军,也是德州黑陶制作工艺发展的核心人物。”张茜对记者说。

自20世纪20年代黑陶被发现后,国内刮起一股“黑色旋风”,业内人士对黑陶制作工艺十分好奇,也在探索尝试其烧制技艺,寇化林便是其中之一。寇化林祖籍山东,随父亲闯关东到了黑龙江绥棱县,全家人都从事土陶制作。20世纪50年代,寇化林开始琢磨如何让灰色的土陶变成黑色,终于成功破译了“烟熏渗碳法”。这种技法通过封窑,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的碳粒渗入黑陶坯体中,从而使烧制出的成品呈现出深黑色的光泽。很多专家认为,上古黑陶极有可能就是采用此种技法烧制而成。

1979年,受当时德州地区领导的邀请,寇维军带着黑陶制作工艺来到德州,并招收了30余名青年人,在卢庄黑陶厂工作,以生产黑陶花盆为主。展厅中的镂空黑陶花盆,大方质朴,正是这个时期的产品。更为巧合的是,古老的大运河穿德州城而过,河床下形成的红胶泥特别适合制作黑陶,由此泥烧制而成的黑陶如铁之质、似玉之润、有“乌金墨玉”之感。仿佛冥冥之中,德州与黑陶就应该结下这不解之缘。

而在花盆旁边,缠枝纹黑陶笔筒、花瓶以及仿古尊集中摆放,又标志着德州黑陶进入另一个时期。1984年,中国第一个黑陶研究所——德州市工艺美陶研究所在古运河畔成立。美陶研究所生产的全部是黑陶产品,当年就研究开发了200多个品种,逐渐让黑陶从简单的小器物走向了典雅高端的艺术工艺品。1987年,德州黑陶首次在北京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展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1987年获得山东省工艺美术百花奖,1989年获由邓小平同志签发的纪念宋庆龄基金会荣誉证书和法国巴黎科技技术发明博览会银奖,1987年被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一次性收藏十五件,并被外交部、中联部定为国礼……黑陶,这个从远古走来的艺术“种子”,终于在德州绽放出了绚烂花朵。

“取之泥土,淬火而生。从远古而来的黑陶,寄托着先人的情感与精神,而德州黑陶也是用最具本真的塑造言语和雕刻技法去表达灵魂、传递美感。在这点上,德州黑陶依然传承着上古黑陶的精神文化内核。”黑陶雕刻大师毛军说,每次徜徉在黑陶城博物馆,都会让他深刻认识到黑陶创作的根本,体会到没有了深厚的传统基石,再伟大的创想也只是空中楼阁。

黑陶不一定“全黑”

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一直是大家的传统认知。黑陶一定要“全黑”吗?在中国黑陶城博物馆,你将得到最直观的答案——黑陶不再局限于“黑”,而可以通过糅合多种工艺,使其在创新中展现别样活力。

富贵牡丹瓶,在乌黑的背景之上,多彩的牡丹花团锦簇,借鉴景泰蓝掐丝、点蓝等工艺,再与中国漆画相融合,让它在中国黑陶城博物馆格外显眼。用硬刻陶工艺制作的《圣人孔子》陶瓶,运用微雕、线雕、点缀纹等硬刻技法,对孔子神情、姿态的刻画栩栩如生,承载了更为深远的文化涵义……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梁子黑陶的硬刻陶、金丝漆陶、漆陶3项创新技术,让德州黑陶绽放出更迷人的时代魅力。

20世纪80年代,无论是实用器皿还是工艺品,通行的黑陶制作工艺只有软刻,即在入窑前的陶胎上雕刻图案。这样,烧制出来的黑陶从形状到图案,都是一个色调,显得比较呆板。梁子黑陶董事长梁丽霞从瓷器硬刻工艺中受到启发,把黑陶制作工艺改软刻为硬刻,随后她又运用在硬刻工艺中加微雕、软刻加硬刻、软刻加镂空加浮雕等技法,提升了黑陶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经多年发展,德州黑陶不断创新,早已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王宪利发现了烧制时用火的诀窍,利用窑变造成的器物开裂,形成了自然而错落的纹理,独创无釉开片黑陶;刘浩发扬了原始黑陶的黑、薄、光的特点,着意于现代的造型和富于节律感的纹饰雕刻;王志水将黑陶浮雕从过去的干刻法升级为湿刻法,同时探索出浮雕加镂空的制作工艺……正是在这些黑陶手艺人的努力下,德州黑陶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由刻花儿包装到刻陶,再到彩陶、微雕,逐渐成为一种全面艺术。

品味古今黑陶,能够亲自体验黑陶制作,无疑是终生难忘的经历。在中国黑陶城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区,专门开辟出一个互动区,黑陶艺人会不定期在这里展示成型、软刻、硬刻等黑陶制作工艺。“在陶瓷行业,黑陶仍然比较小众,一方面是其发展时间较短,另一方面是公众认知程度较低。”张茜说,这也是博物馆开设互动区的初衷。毕竟,只有让更多人参与到制陶过程中,大家才能感受到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并对黑陶这一远古的艺术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走出博物馆,脑海中仍浮现着各式各样的黑陶器皿。面对黑陶,就如同面对先民的精神世界,仿佛窥探到远古先民神秘而奇异的文化气息。在今天,它又创造性地将质朴的原始艺术观念、技法与现代审美取向、技艺融合,承载着传统、历史以及当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新闻推荐

济南昨日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但“霾”没有跟着来大雾橙警+优级气质,多年难得一见

18日上午,济南的高楼大厦“消失”在雾气中。新时报记者赵璐摄17日到18日,济南迎来69年来同期最大的降雨:全市普...

章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章丘,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