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村美景,品山间美味,听章丘梆子 让曲艺大师着迷的“石头村”

济南日报 2020-10-03 11:26 大字

石匣村的古戏台

出章丘城区,沿官庄街道302县道一路南行,穿过田野阡陌,翻过层层山头,山路盘曲而上,路边流水潺潺,草木葱茏,车行至一处山坳间,眼前豁然开朗,一座戏台赫然呈现,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两侧石屋林立,青砖绿瓦,屋檐下的油坊、豆腐坊飘出阵阵香气,犹如走进世外桃源。这便是石匣村。

“景将军进帐来威风满面,不愧为汉王爷保驾官员,提起来这件事相隔不远,汶水河紧靠着冀阳北关……”戏台后传来阵阵浑厚高亢的唱腔,循声而去,只见一位眉清目秀的牧羊汉子正在演唱,十多位游客模样的人围坐在方桌旁,一边品茶一边看戏。

“国庆节到了,来村里游玩的越来越多,我们要抓紧排练,这是章丘梆子《冀阳关》,先给大家献个丑。”章丘梆子非遗传承人于亮兴笑着说。

石匣村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驻扎着守卫齐长城的官兵,村里古桥、古井、古寺、古庙众多。全村有800多户,2000多口人,千百年来有着“吃伏羊,过半年,听梆子戏”的民俗,但最令人自豪的,当属它孕育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章丘梆子”。

就在8月9日,第二届章丘乡村振兴戏剧节在这里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兰芳等60余位优秀戏剧曲艺名家前来助阵。其间还举办了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采风基地授牌仪式,更有“戏剧中国”2020年优秀剧目展演。

十天的演出活动,让刘兰芳大师深深地迷上了这座“石头村”,她与章丘梆子剧团相互切磋,共同交流,被章丘梆子质朴而博大,温雅而深邃,深植于群山之间、田间地头的腔调所陶醉。

“小山村山清水秀,有明清的石头房子,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梆子。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喝大锅羊汤,别提有多快活了,以后我还要再来。”刘兰芳说。

然而,十多年前这座小山还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加上地处偏远,村民出行困难,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这让一度兴盛的章丘梆子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老龄化严重。早先,剧团还有70多人,现在剧团只有30来位演员,年龄最大的已年过九旬,最小的也有40多岁。

章丘梆子剧团团长于亮兴出生于梆子戏世家,是家族第五代传承人。从8岁起,就跟着爷爷学戏、登台。一路走来,于亮兴立志将章丘梆子的声音传得更远。

这两年,为了重振章丘梆子,带领山村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官庄街道动员早年走出石匣村外出创业的北京一景环美公司董事长景华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景华懂经营、善管理的优势,有效提升村班子发展经济的能力。

选准了“头雁”带动,搭建好干事创业的平台,景年波、景大鹏、袁继永等一批有能力、敢担当、甘愿为石匣村发展作贡献的年轻人也义无反顾地回到石匣村,相继成立了石匣古村文旅公司、南山一品农产品有限公司,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做大产业支撑、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在扶贫产业方面,在继续发展石匣野菜基地、黑猪养殖基地的基础上,2019年又注册了南山一品商标,流转土地500亩打造石匣村特色小杂粮基地,新建小米加工车间,购置小米加工选机、抛光机,构建线上线下流通体系,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实现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发展。如今,随着山村名气远扬,不少年轻人也纷纷加入剧团,跟着于亮兴学习,新鲜血液的注入,让章丘梆子重新焕发了活力。

“今年,石匣村又流转土地300亩,采取‘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引导群众发展油葵种植产业,石匣古村文旅公司投资建设的景家老油坊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石匣古村豆腐坊、攒羊馆、染坊等业态也已开门纳客,多元经营实现集体经济\‘百花齐放’指日可待。”村党支部书记景华说。

(本报记者时晔然通讯员齐淑珍)

新闻推荐

往事如昨 那天走在深山里

尚仁恒“正好顺路,上车吧!”提起盛习友,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知道其人。当年,他和雷锋、王杰、焦裕禄、欧阳海、麦贤得等英雄人物...

章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章丘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