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工作安排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章丘晨报 2020-05-21 08:33 大字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和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做强实体经济

壮大主导产业

深度对接省市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构建“133”产业体系。高端装备制造业,尽快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加快打造300亿级产业集群。新医药产业,加快打造200亿级产业集群。新信息产业,加快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精深、产出精品、服务精准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加快家居建材、百脉农贸城、山东龙山雨润农贸市场建设,引进物流总部和高端项目,打造高官寨临空型、刁镇临河型、官庄综合型物流园。以明水古城、华侨城等为引爆项目,加快白云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落地,规划建设章莱文旅走廊,做强文旅产业新品牌。

加快转型升级

实现万元GDP能耗下降1%以上,煤炭压减25万吨的目标。全面完成印刷、铸造、涉塑等产业集群综合整治。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孵化转化,年内新增隐形冠军5家、瞪羚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8%以上。组织实施“十百千”工程,加快培育10大龙头企业、100家高成长性企业、1000家规模企业。全年实施工业投入91亿元,新增规模企业100家。实施千家企业上云,力争年内创建“互联网+工业”示范企业10家。培育一批军民融合示范企业。

强化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

突出产业链招商,强化招大引高、补链强链,鼓励企业以商招商,加快上下游配套、拉长产业链条。加速布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全力推动山大鸥玛、易事特北方产业基地等大项目落地开工。围绕山大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的“一廊、五片区”空间布局和“10+8”项目体系,加快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建设。用好驻区高校资源,加快国际人才城、人才公寓等建设,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做优服务保障

设立中小企业转贷基金、科技扶持奖励预算资金。加快泉城科技金融小镇招商运营,促进蚂蚁金服落地达效。加快推进圣泉、伊莱特、科兴生物等企业上市。建立工业大数据监测服务和章丘工业产品信息平台。设立章丘企业家日。深化“遍访民企”服务活动。

深化开发区改革

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

统筹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

聚焦“五个振兴”,着力打造齐鲁样板示范区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突出“八大名品”,加快品牌农业建设,拉长“富硒”产业链,建设“中国生态富硒之乡”。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家,加快官庄“泉城百花园”、刁镇“东方商人”、龙山“平陵庄园”等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北京网库”、“乡村赋能”等项目落地,新增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家。建设高标准农田9万亩。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新改建提升农村道路203公里,更新设置客运站点100个,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0辆,通过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验收。完成村内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实现“户户通”。新建、提升15座规模化水厂,集中改造180个村自来水管网,提高22万群众的饮水安全和供水保障能力。全面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健全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完成24个济南市齐鲁样板村创建,巩固82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成果,全面提升三涧溪省级示范区和诗画文祖、花样垛庄、水乡白云等6条美丽乡村示范线。推进城乡环卫市场化改革,健全“三清一改”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四五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镇村和清洁示范村庄,争创济南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区)”。

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积极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新途径。大力推广村级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稳定保障机制。加强回乡人才扶持引导,推进农村人才梯队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三资”清理专项行动,确保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聚焦服务保障,着力改善民生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设,年内完成16个项目、2.2万套建设任务。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改扩建区级养老服务中心、6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8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实施东山小学北校区建设,加快东城实验学校新建、杨胡小学扩建和章丘中学初中部建设,完成官庄中学、白云湖高桥小学等13处中小学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枫叶双语学校高中部建设。成立配餐公司。成立幼教集团。新建3处安置区配套幼儿园。引进清华学堂在线。稳妥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和健身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

加快建设健康章丘

大力实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攻坚行动。建成东部医疗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推进电子健康卡“多码合一”创新应用省级试点,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巩固提升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建设成果,做好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加快社区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争创全市村卫生室引领提升工程示范区。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积极创建“国家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衔接。持续推进联带帮扶。推进“3+1”特惠保险即时帮扶全覆盖。完成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入住工作。继续做好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工作。

聚焦城市治理,着力提升功能品质

加强规划引领

统筹推进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多规合一”。编制重点片区控制性详规,完成部分村庄规划编制。坚持全域一体,兼顾当前与长远、地上与地下,制定完善交通、水利、供热、燃气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提升建设标准

大力推进山大龙山校区、明水古城、华侨城、绣惠古城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抓好胶济铁路章丘站、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东环段等工程。完成绣水东街南段等11条安置房规划路建设,实施潘王路、青云大道等道路提升改造,集中整治交通安全隐患路口。协调推进济潍高速、济莱高铁、小清河复航、轨道交通8号线、旅游路东延等重点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北园高架东延等项目。加快白云水库、白云水厂建设。建成使用第四水质净化厂。建设济青路供热管网一期工程。加快眼明泉等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整治改造18万平方米。

推进精细管理

常态化推进国家卫生城市、最干净镇街、无违村居等联合创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加快建立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调整设立25个城市社区。扎实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建设智慧城市“大脑”,全面推进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

突出联防联治,强化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组合拳”。全面落实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强工业废水防治,确保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开展城镇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源地和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完成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和水毁工程修复,实施小清河、绣江河、杏花河清淤疏浚、堤防加固,白云湖、芽庄湖滞洪区巩固提升。实施17处破损山体修复,完成第三次国土调查。完成省道102绕城段、零九路等绿化提升项目,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启动长白山绿化提升、山区雨季造林项目,完成生态与修复造林2.2万亩。

聚焦基层基础,着力创新社会治理

全面深化综合治理

抓好“七五”普法,推进“法治六进”,建设法治公园,丰富法治文化。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坚持“五治融合”,推进服务下沉,强化公众参与,提升网格服务效能,创建“多网融合”、全域覆盖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新模式。

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试点建设,打好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攻坚战。建成运行区融媒体中心。开展基层公共文化示范点创建。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完成东平陵故城、城子崖遗址相关保护展示工程,实施古建筑年度修缮计划。深化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宣传“中国龙山泉韵章丘”城市区域品牌,讲好章丘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章丘区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坚守安全稳定底线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坚决打好预防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综合机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造为民政府。

打造法治政府。

打造效能政府。

打造廉洁政府。

新闻推荐

老字号、地标产品走进济南报业大厦直播间绿色健康专场收获串串“小心心”

济南翰冉商贸有限公司主播为商河无公害蔬菜带货新时报记者高莹摄适合夏天喝的阿胶凉茶,“古法种植、泉水滋养”的...

章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章丘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